
從湖南道縣縣城向西行約9公裡,有一座形似芋頭的山,因形得名“芋頭界”。一汪溪水從山谷中蜿蜒流出,順溪而望,你會在這一片青山綠水間看到一大片山寨,這個寨子就是芋頭寨。
芋頭寨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明清兩代續建,後遭火災,幾經復建。其中村寨口建於清光緒七年,乾隆54年建牙上鼓樓,而蘆笙鼓樓則建於道光九年。由於保存良好,所以至今我們仍能從建築特色中判斷出其始建年代。這對科學研究侗族建築具有非常大的價值。
在這裡,保留有大量清代中期以前的建築,比如鼓樓,薩歲壇,古驿道,門樓等;而且,由於芋頭寨內現有種類最多的侗族建築,因而被稱為“侗族建築的實物博物館”。
芋頭寨位於湖南省通道縣雙江鎮芋頭村。面積約12萬平米,有固定住戶800余人。芋頭寨是一個典型的把山谷型和山脊型建築完美結合的侗寨。芋頭寨屬丘陵地帶,海拔在400-800米左右。
侗族人熱情大方,能歌善舞,所以當貴客上門時他們總是喜歡吹響蘆笙,跳起侗族舞蹈來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如果你被認為是他們的貴客,那麼你很可能有幸被幾位侗族少婦抬到秋千上,在蘆笙歡快的吹奏聲中把你蕩在空中。這就是被叫做“過篩”的游戲。侗族人希望能借此“篩”去晦氣,再“篩”來吉祥。侗族姑娘還會在寨口端著盛著滿滿的酒的大碗,這叫做“攔門酒”,不喝就休想進寨。來了貴客,每戶來一成年男子,各家出一個菜,共同招待客人。席間,各家的菜碗須依次遞傳,使客人嘗到。若人數在20人以上,則在風雨橋上,飯菜成一線置其上。酒宴快結束時,要飲轉轉酒,主人中的長者把自己的杯遞給身邊的人,依次相遞,最後形成一個大圈,大家一飲而盡。
芋頭寨至今還沒有一家專門的旅館,但這也許也是其特色之一。你可以在侗家老鄉家借宿一宿,價格可以面議,侗家人都很熱情,好說話,一般5到10元就可以讓你留宿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當地侗族人的淳樸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