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報京鄉侗族“三月三”討蔥節

報京鄉侗族“三月三”討蔥節

日期:2016/12/16 20:13:21      編輯:古代建築史
位於報京鄉報京大寨,始於明代,距縣城南39公裡。每逢農歷三月初三,近千侗族村民,身著節日盛裝,群集報京大寨,開展對歌、跳笙、踩鼓及討蔥、討蒜、討笆簍等尋偶活動,歡度“三月三”播種節。寨內辟有蘆笙場,可容近千人同時在此起舞。蘆笙場附近植有古樹,水井旁刻有楷書陰刻“龍泉”。兩字,每字見方0.8米。三月三活動歷時四天,分撈魚蝦、討笆簍、洗蔥蒜、討籃子和跳蘆笙幾個內容。
三月初一至初二,姑娘們結伴到田邊、溝裡、河中撈魚蝦,撈到的魚蝦放在野地裡煮吃,邊吃邊唱歌。男青年們也結伴來到姑娘們野餐的地方,和姑娘們對歌,討裝著魚蝦的笆簍作紀念。姑娘們高興地邀請他們共進野餐,並將笆簍送給他們。



初三這天,整個寨子沉浸在喜慶的節日裡。清晨,姑娘們提著細篾籃子到自家園裡扯回連蔸的蔥蒜。母親和嫂子們在家一邊燒水給姑娘梳洗,一邊做早飯。老頭子們身著團花綢緞長袍,哥兄老弟則准備蘆笙、鐵炮、糯米、燒酒。午時三刻,寨中蘆笙堂響起三聲鐵炮,遠方客人陸續進寨。寨口有老人們組成的迎客隊伍,左右兩側是青年小伙組成的蘆笙隊奏樂。客人進入寨口,都要喝一口老人手中的牛角米酒,稱攔路酒。姑娘們身著盛裝,頭戴銀飾花,胸掛銀項鏈,手帶銀手镯,腰系花圍腰,腳穿繡花鞋。組成儀仗隊,歡迎四方貴客。
凡到報京參加“三月三”播種節的遠方客人,都會得到好客的侗家人熱情接待。因而,每年“三月三”到此相聚高達近萬人次。隆重紀念這個獨有的節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