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到塔川聽竹濤聲聲

到塔川聽竹濤聲聲

日期:2016/12/15 0:05:15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在黃山西南余脈的黃堆山腳下,有一處依山而建的古村落。村中有溪流穿過,山間民居錯落分布,遠望如塔之疊壘,村子就叫塔川。因期變幻莫測、絢爛如畫般的秋色,以及作為電影《臥虎藏龍》的拍攝地而逐漸為世人所熟悉。如果說宏村和西遞是徽州徽派民居的集大成者,那麼就是徽州民居村落和自然結合的完美典范。

塔川的地勢在徽州古村落中非常獨特,在名為高、低庵的兩座山峰之間,一條清清的溪流穿越山谷,流過粉牆黛瓦的村落直下奇墅湖。塔川有一種自然天成的美麗和與生俱來的風情,每年十月中旬、霜降節氣前後,附近山上的楓樹、烏桕、榉樹、榧樹的樹葉便開始由青轉黃,由黃轉橙,由橙轉紅,色彩斑駁,分外光彩動人,猶如秋天的童話世界。




塔川村口有五铢樹身斑駁的大樹相互盤根錯節,林蔭如蓋,每株都非數人不能合抱,稱為“五樹參天”,這是進入塔川的第一景。人行其下,仿佛走過了一片奇妙的森林世界,聞聽溪澗清流潺潺,山鳥時鳴,猶如綠野仙蹤的世界一般。循石階而上,自然景色極盡清幽,通往塔川村的路仿佛梵音禅語一般令人心思寧靜。

沿山路石階爬上塔川村,兩面青山相對、溪從中流,流過叢林、繞經屋前,映出老牆斑駁的身影,這便是塔川的“溪繞屋前”美景。塔川多竹,又有“竹海莺飛”一景。初秋的塔川,秋色未濃時,幾乎沒有什麼人來,有的只是寧靜和安逸。它在等待著、醞釀著,於朝昏夕陰之間,汲取日月光華、歷經雨露風霜,待西風起時,一夜間,便悄然穿上了五彩缤紛的錦衣,滿眼的爛漫與風情。




擦肩而過的塔川村民大都神情安然,笑容親切、質樸,像他們徽派的老房子那樣令人舒服。這裡不像宏村、西遞那般人潮洶湧,幾乎沒有被商業化所影響,雖然離宏村較近,卻沒有公交班車直達,這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保持原生態的韻味。

高庵山頭原有西林禅寺,卻早已香火不繼,寺院殿堂唯余殘跡。每當夕陽西下,白雲歸岫,黃堆山像披上了金色的斗笠,下面是層層梯田,形成了一幅自上而下,金、黑、白、綠,色彩層次豐富的山居圖畫。

塔川附近不遠的地方就是木坑竹海,雖然少了些人文的韻味,卻也極富自然的野趣。這十裡竹海連綿不絕,郁郁蔥蔥,蕭蕭瑟瑟,萬千竹葉隨風而動,有若綠野仙子們琴瑟相和。雨中的竹海,蒼翠欲滴,滿眼清亮;晴日的竹海,濤聲陣陣,滿眼明媚。春天,一株株新筍在竹林下開始冒尖,人們割取一些新筍,晾干,便制成美味的筍干。經過冬季晾曬而成的筍干亦稱為冬筍干,和黟縣的紅辣椒炒在一起最是美味可口,令人回味無窮。

當年拍攝電影《臥虎藏龍》的時候,有一段故事,據說當時導演李安選定了此處作為李幕白和玉嬌龍竹梢打斗那出重頭戲的拍攝地,不過後來卻移師浙江,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劇組當時已經在木坑竹海拍了好幾個場景,不過後來因為劇情需要必須砍掉很多竹子,村民感到實在心痛,權衡之下,他們最終還是決定要珠子而不是出名,結果劇組只能在浙江完成剩下的幾處戲的拍攝了。從木坑這個當年的這個小插曲中,我們不難體會到當地村民的淳樸和明智,在他們的眼裡,長遠的郁郁蔥蔥比眼前的一點利益重要上百倍。也正是這種樸實的民風,讓我們和我們的後代都能看到這片美麗的竹海,享受它所帶來的愉悅。




旅游貼士:

交通:從黃山風景區湯口開往黟縣的班車路過塔川。塔川距離宏村大約3公裡,木坑竹海則離塔川還有一公裡左右的路程,沒有班車,可以從宏村租自行車,或者租面包車前往。

旅游手記:

1、要看木坑竹海需要爬一段山路到一個叫筆架峰的觀景台,來回大概需要兩個小時,不過很值得,在上面不只能看到竹海,還能看到塔川和宏村。

2、每年10月到11月是塔川秋色最濃的時候,盛夏時分的木坑竹海也很值得一去。

3、塔川提供住宿的地方很少,而且條件較差,建議到宏村住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