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園林建築紋樣

園林建築紋樣

日期:2016/12/15 1:23:27      編輯:古建築結構
從文化發展史可以看出,古人采用紋樣,首先是宗教或禮儀式的需要和觀念的表達,其中很大一部分與早期巫術有關,總的目的在於借助超自然力量實現某種願望。出於這種目的,其內容必然是先民最關心的事:食物、安全和繁衍;統治者則更關心戰爭、社會秩序和國家管理。周易八卦、陰陽五行學說代表古人對世界構成的基本看法,八卦圖中所列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和陰陽學說的太極圖都是古人崇拜的內容。耕田、家畜、疆界、城池關系國計民生,也極受重視。文化觀念、宗教迷信引起的各種神靈異象更是膜拜對象。這些內容廣泛出現在文字、禮器、建築和生活用品中。
紋樣可分兩類,一類是具象圖案,取材於神話傳說中的吉祥人物、瑞獸祥鳥和吉利故事,以及助人健康、外形美麗的名貴花木。另一類是在具象圖案基礎上逐步抽象化了的圖案。抽象化是受時代、工藝、時尚等因素影響所致,圖案變形是抽象化的重要原因。
宋代李誡編纂的《營造法式》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經典著作,裝修在書中有專門章節,其中提到的是古建築經常用到的紋樣,對我們理解紋樣有參考價值。第二冊第十二卷關於雕作制度一節寫道:“雕混作之制有八品,一曰神仙;二曰飛仙;三曰化生;四曰拂菻;五曰鳳皇;六曰獅子;七曰角神;八曰纏柱龍。”
其中前六品用於鉤欄柱頭上或牌帶四周及照壁等地方;第七品主要用於屋出入轉角梁之下;第八品用於帳及藏經柱上或盤於藻井之內。
關於雕插寫生花介紹有五種:“一曰海石榴花;二曰寶牙花;三曰寶相花。每一葉之上三卷者為上,兩卷者次之,一卷者又次之。”
關於剔地窪葉花介紹有七種:“一曰海石榴花;二曰牡丹花;三曰蓮荷花;四曰萬歲籐;五曰卷頭蕙草;六曰蠻雲。”
《營造法式》是官方的建築專著,所舉雕刻紋樣圖案,均以王宮建築為例,而且《營造法式》沒有揭示紋樣的詳細涵義。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由香山幫師徒傳承制作,缺乏文化解釋,做一樣東西,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歷代園主也沒有留太多文字解釋造園的原初思想涵義。所以,還必須把《營造法式》提到的雕作紋樣的願義尋找出來。前面介紹的雕混作之制的八品多用於官方建築,很少用於私家園林,這裡不必贅述。至於後面提到的雕插寫生花、起突卷葉花和剔地窪葉花在蘇州古典園林裝修中較為常見,逐一解釋其文化涵義。
石榴花,西漢張骞出使西域,從安石國帶回石榴,稱安石榴或海石榴。《酉陽雜俎》:“唐贊皇李德裕嘗言:花名中之帶海者從海外來。故知海棕、海柳、海石榴、海木瓜之類,俱無聞於記述,豈以多面為稱耶,又非多也。誠恐近代得之於海外耳。”石榴花色嬌艷,花瓣重疊多褶,果實多子,象征多育子女,家族興旺。
牡丹花,花朵重瓣體大,花容艷麗,形態華貴,有花王之稱。長期被宮廷引種,因而象征富貴。宋代周敦頤《愛蓮說》:“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牡丹,花之富貴者也。”有人更是題詩贊曰:“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竟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長期以來,牡丹地位崇高,被看做中國國花。牡丹花被奉為國花,與一則傳說有關。清代小說《鏡花緣》中寫道,武則天在冬天突然想賞花,下诏令百花第二天開放。懾於女皇淫威,宮苑內百花果然競相開放,飛雪中春意盎然。唯獨牡丹枝芽冷落,傲然抗命。女皇下令焚燒牡丹,逐出宮苑花圃。這則傳說象征牡丹卓爾不群的高傲品格。圖案中,牡丹與芙蓉畫在一起,象征榮華富貴;與海棠畫在一起,表示光耀門庭;與桃、松鼠、石頭在一起,寓意“富貴長壽”;與水仙花在一起,象征神仙富貴;與十個錢畫在一起,叫做十全富貴。
黃葵花,開黃花的葵有兩種,文震亨《長物志》:“一曰“’向日’,別名‘西蕃葵’,最惡。秋時一種,葉如龍爪,花作鵝黃者,名‘秋葵’,最佳。”西蕃葵俗稱“向日葵”,亦稱“丈菊”、“西蕃菊”,一年生草本植物,屬菊科。莖高丈余,葉子互生,心髒形,有長葉柄。黃花色,圓盤狀頭狀花序,常朝著太陽。種子叫葵花子。秋葵也稱“黃蜀葵”,一年生草木。葉子掌狀。夏季開花,花單生,花冠大型,淡黃色,中央暗褐色,屬錦葵科。
雖然文震亨認為前惡後佳,但向日葵在圖案中也時有發現。向日葵除了可以裝飾,其向日而傾的自然特征又可為象征義,象征“渴慕之忱”。《宋史·樂志十五》:“千官雲擁,群後葵傾。”
芙蓉花,即木芙蓉。錦葵科,落葉灌木。秋季開花,花冠白色或淡紅色,單瓣或重瓣,姿態嬌美。民間將芙蓉花與牡丹花畫在一起,,取“蓉”的諧音,叫做“榮華富貴”。將芙蓉花與鹭畫在一起,叫做“一路榮華”。
蓮荷花,除了中國傳統意義以外,東漢佛教傳入後,又多了一層佛教涵義。蓮花座是佛祖的坐壇。據說佛祖出生地多植蓮花,宣教時常手執蓮花,其弟子也效仿傳教,所以,蓮花在佛教象征純潔、清淨。蓮花紋大量出現在佛教建築上,常見於須彌座、塔幢、柱礎、藻井、瓦當等處。
寶相花,“寶相”原是一種薔薇花的名稱,東漢佛教傳入,佛教建築中常用的圖案和符號叫做寶相花。明代受漢、唐佛教花卉圖案影響,結合自然形態花朵(主要是荷花)特征,糅合成裝飾紋樣,廣泛應用於織錦、瓷器、建築。由於寶相花既有佛教純潔、清淨和莊嚴的涵義,又雜糅牡丹、荷花、菊花等花的特征,所以還有中國傳統的吉祥富貴涵義。明代,寶相花成為旋子畫的主要摹本,開始用於宮殿彩畫,這與寶相花的象征意義有很大關系。寶相花圖案也見於蘇州古典園林。
《營造法式》說,海石榴花、寶牙花與寶相花無明顯區別,“謂皆卷葉者牡丹花之類同”。可見是不同的變式而已。
蕙草,也稱“薰草”,俗名“佩蘭”,香氣沁人。《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古人認為佩帶蕙草可以避疫。蕙草被運用,一是其散發香氣為人喜愛,而是避疫。
《營造法式》不可能涵蓋中國古建築的全部紋樣,而且《營造法式》作為官方著作,偏宮廷建築,江南園林許多裝修紋樣的涵義經過文人造園匯聚起來,大大超出《營造法式》的范圍,下面按具象紋樣、抽象紋樣和文字分類解釋《營造法式》以外的裝修紋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