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瓦青磚老宅著手修復 濟南古建保護提上日程
日期:2016/12/15 2:00:38   編輯:古建築結構山東濟南老商埠區,在張荃生舊室的周圍,還有一棟古老的德式建築,除此之外,剩余兩個 足球場大的地方已經是廢墟一片。不過,可喜的是,這兩棟僅存的老建築正在接受著現代建築工 程的“治療”。
據該工地工人介紹,另外一棟德式風貌建築為濟南最早的皮膚病醫院原址,與張荃生宅子均 為上世紀 20 年代留存下來的古建築。據了解,這兩棟古宅日前由一位港商投資修繕,但具體何 時完工,修繕完畢作何用途,工人一概不知。
古建築歷史與社會文明息息相關
“他是專門研究古建築修繕保護工程的,有問題你可以問他。”順著工人的指向,記者看到 一名男子正朝著張荃生宅子走來。“把屋頂的手腳架加固!鋼筋都撐到位了沒有!”男子朝屋頂方向 大聲喊著。據了解,男子叫張華,與山東建築大學工程鑒定加固研究所合作,專門從事古建築修 繕工程,對古建築有著特殊的感情。
面對那些有疑問到底為什麼要搞古建築保護的人,張華很想告訴他們,因為建築作為凝固的 藝術,是記錄歷史的符號,是歷史文化。“它不是摩天大樓,你可以把它拆掉,人也確實還可以 照樣活,但是活得有文化和活得沒文化是不一樣的。”
不知從何時起,“拆”已成為使用頻率極高的公共語匯,出現在建築物的身上,像一個個靶 心標記,舊城被鏟平,文明傳統被割斷。“濟南本就是文化古城,如果將來弄得連個歷史痕跡都 沒有了,這樣合適嗎? ”提起拆遷,張華義憤填膺,我們重視古建築保護,就等於重視歷史,社會 生活自然也就會更文明一點。
片面追求“煥然一新”不可取
山東省文物局局長謝治秀也在山東省文物工作會議上提到,一些地方和單位在城市建設、新 農村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眼前利益,片面追求“煥然一新”,傷害文物 建築、占壓遺址、損毀古墓葬、破壞文物原生環境的現象時有發生,使城市、鎮村悠久的歷史失 去了記憶,鮮明的個性失去了特色。
從總體上看,山東省文物事業既處於加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又處於保護壓力繼續加大、 保護形勢依然嚴峻的“矛盾凸顯期”,文物保護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對此,山東省委書記、 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姜異康同志強調,文物保護一定要牢牢把握“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 加強管理”的方針,努力實現由文物大省向文物強省的新跨越。
她是有些老了,古老的街巷、舊式的建築,看似與華燈璀璨的摩天大樓格格不入,但這正是 這座老城歷史的見證與文化的沉澱。缺了它們,還叫老濟南嗎?拆了它們,還能再追回嗎?對古建 築的研究與保護是一項重要且需不斷堅持的長線工作,完善古建築保護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