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古木建築的防火與防火劑

古木建築的防火與防火劑

日期:2016/12/15 1:22:51      編輯:古建築結構
 幾千年來,中國建築,大至宮殿、廟宇,小至民居,盡管規模不同,質量有別,但共同之處都是以木構架為主體。眾所周知,木構件容易著火,因此,對古木建築的保護來說,防火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古木建築的防火工作,一定要堅持“以防為主、以消為輔”的方針。在古建築物內及周圍應設消防設施,如安置各種滅火器、蓄水池以及防火管道與消火栓。經常檢查,及時排除隱患。另一方面,給古建築木構件塗刷防火塗料,以提高其耐火性能,也是重要和必要的措施。   古木建築的防火,從古至今積累了不少經驗。公元前約450年時,已把明礬用作阻燃劑。1735年,使用明礬、硼砂等物作防火劑。18世紀時用明礬、食鹽、硫酸亞鐵和五倍子的混合液作阻燃劑。19世紀後半期,用水玻璃和硼砂浸注木材,既起到加固作用,又有阻燃效果。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水玻璃仍被用作木材的阻燃劑。   目前防火塗料一般采用不燃燒或難燃燒的樹脂制成,常用的有過氯乙烯樹脂、酚醛樹脂和氨基樹脂等。另外還有一種塗料叫自熄性樹脂。它們在受熱時能分解出可抑制火焰的氣體,而致使火焰熄滅。如用四溴苯二甲酸酐制成的醇酸樹脂和用四溴雙酚制成的環氧樹脂等,它們在燃燒時,可分解出溴化氫氣體,從而達到抑制火焰或熄滅火焰的目的。   在防火塗料中,如加上適當的輔助材料,則防火效果會更好。例如:   1、根據二氧化碳、氨氣、氯氣等不燃氣體所固有的特性,在防火塗料中加入受熱能產生這類氣體的輔助材料,從而達到熄火的目的。此類輔助材料有氯化石蠟、五氯聯苯、磷酸铵、硫酸三甲酚等。   2、加入一些遇熱能生成厚泡沫層的輔助材料,隔絕火源,防止繼續燃燒。常用的發泡劑有硼酸鋅、磷酸三氫铵等。   3、根據一些低熔點無機物遇火熔化成玻璃層,可使物件表面與火焰隔絕的原理,在防火塗料中加入硼酸鈉、硅酸鈉、玻璃粉之類的物質,遇火時可以封閉物體的表面,不致引起火災。   古建築防火塗料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效果仍不是十分理想,需進一步研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