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業項目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二
日期:2016/12/14 22:49:40   編輯:古建築結構用共同的價值觀凝聚力量,打造優秀團隊。項目文化的價值和力量之一在於對項目團隊精神的塑造,共同價值觀的培養可以引導員工團結一心,奮發向上,起到凝神聚力的作用,特別是在開拓新市場、攻克急難險重的任務上,通過構建共同的價值觀念,培育團隊精神,更能體現團隊的戰斗力。公司機械分公司總結幾年來自身觀念轉變的經驗,提出“實干贏取未來,創新成就價值”的管理理念。分公司全員深刻理解其內涵,以實干博取未來。面對今年工期緊、任務重的情況,全體職工頑強拼搏,克服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等不利條件,努力安全、優質、高效地干好每項工程,全年完成產值5.4億元。分公司的實干精神贏得了青島海西灣中石油、中海油等幾大業主的充分信任,為站穩傳統市場、進軍新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把項目文化落實在文明工地創建中,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文明工地創建是項目文化融入管理的有效載體。公司京滬高鐵江陰制梁場按照局的要求,堅持“同台競技爭第一”的理念,以文明工地創建為抓手,本著“干一流的,做最好的”原則,高起點、高規劃梁場,並借鑒鐵路管理方式和標准化管理理念優勢,由表及裡,內外兼修,對制梁場進行了精心的設計,科學布置功能區,並嚴格執行局形象識別系統要求,做到形象標識化,成為公司的企業形象標識設置標准案例;項目部倡導職工樹立“細節體現水平”的觀念,全方位提高現場管理水平,比如鋼筋加工場、砂石料場等,全部搭建高標准的塑鋼彩棚,整個場地布置錯落有致,美觀大方;獨具特色的百米管理制度長廊和百米文化藝術長廊顯示出了濃郁的項目文化氛圍,這些為梁場順利通過國家生產取證審查,完成任務提供了保證。
把項目文化融入細節管理,提升項目創效能力。公司今年提出的“效益第一”、“向管理要效益”等文化理念,在精細化管理中起著重要的理念導向作用。公司各項目部注重將這些理念貫穿在項目細節管理中,積極推行“日出成本”試點工作,提高成本信息質量和反應速度,增強對項目成本的管控能力。公司預制分公司向職工灌輸“效益在你我手中”的理念,針對今年原材料、鋼筋、燃油、人工等費用大幅上升的情況,靠挖潛來提高效益,狠抓制度落實,通過加強物資采購管理,健全“地磅數據系統”、“車輛GPS系統”等科技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無謂消耗。
項目文化建設應注意的幾個關鍵點
要以戰略的眼光看待項目文化建設工作。項目文化建設是推動項目管理走向自主管理、文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尤其在企業向經營管理型轉變的形勢下,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項目文化建設上努力做到先人一步,才能在管理上高人一籌,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多的優勢。
項目文化只有融入項目管理才有生命力。項目文化建設必須始終圍繞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比如管理目標、管理理念的擬定,都要充分結合項目特點,體現項目發展要求,得到全員的廣泛認同,並且采取有力措施,引導職工自覺踐行,把其內涵、精神融入到管理實踐中,推進項目文化與管理的深層次融合,規范管理行為,提高管理水平,顯示其效果。
項目文化建設關鍵在於實踐。只有實踐,才能讓項目文化發揮作用,才能檢驗項目文化建設工作是否扎實有效。建築施工企業要以項目文化試點為抓手,以點帶面,全面推進項目文化建設向管理和制度層面深化,構建以保障施工安全的安全文化,以提高施工質量的質量文化,引導職工創新的創新文化等項目管理文化。
項目文化建設要堅持領導帶頭、全員參與。項目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前提是領導重視,基礎是全員參與。實施項目經理負責制是促進項目部主要領導積極領導和參與項目文化建設的重要措施,縱觀項目文化建設開展較好、發揮作用明顯的項目部,無一不是項目經理予以重視的單位。員工是項目生產經營的主體,也是項目文化建設的主體,應充分調動全員參與的積極性,在參與中培育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進而達到提升管理的目的。
項目文化必須抓好載體,深入踐行。項目文化建設工作必須利用好載體,比如文明工地創建、品牌資源體系建設等,這樣能夠促進項目文化建設更好地融入項目管理工作,同時還能使幾方面的工作相得益彰,互為促進。
項目文化建設要有配套的保障制度。項目文化是管理的一部分,但由於其形式上的特殊性,易被認為是一項純粹的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工作。因此,除了進行深入的宣貫之外,還要建立必要的制度加以保證,增強基層單位開展這項工作的自覺性。
抓好項目文化建設成果的轉化。要努力把項目文化建設的成果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為。通過文化創新帶動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將企業和員工共同的價值觀滲透到項目管理中,推動企業向精細化管理、現代企業管理轉變,切實體現以人為本,從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推動文化向分包隊伍延伸。圍繞企業由生產經營型到經營管理型的轉變,有重點、分批次、分層次抓好項目文化建設向農民工隊伍的延伸,以管理目標為導向,在理念灌輸、安全生產、學習生活、形象建設上嚴格要求,並及時引導,促進他們的管理水平與公司管理水平接軌,構築和諧共贏的分包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