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畫是我國古典建築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形成了一種特有的建築裝飾藝術。
1.檩枋部位名稱
枋心:檩枋中心,可隨檩枋本身的長短而增減,但其長度以不影響諧調感為宜。
找頭:是指檩端至枋心的中間部位,由找頭本身、皮條線、盒子、箍頭等部分組成。如檩枋較長,找頭部分可延長,皮條線沿邊用雙線,加箍頭、盒子等。
箍頭:是檩枋盡端處的彩畫線。
盒子:是找頭部分的一段小空間。
皮條線:是五大線之一,亦是組成找頭的一個部分。
2.種類和等級
①和玺彩畫
和玺彩畫是彩畫等級中的最高級,用於宮殿、壇廟等大建築物的主殿。主要線條全部瀝粉貼金。金線一側襯白粉或加暈。用青、綠、紅三種底色襯托金色,看起來非常華貴。
和玺彩畫分為數級,重點有:
金龍和玺:整組圖案用各種姿態的龍為主要內容。枋心是二龍戲珠,找頭中青地畫升龍(龍頭向上),綠地畫降龍(龍頭向下)。盒子中畫坐龍。如果找頭較長,可畫雙龍。除龍之外,再襯以雲氣、火焰等圖案,具有強烈的神威氣氛。
龍鳳和玺:其級別低於金龍和玺,枋心、找頭、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龍鳳二種圖案組成。一般是青地畫龍,綠地畫鳳。圖案中亦有雙龍或雙鳳。龍鳳和玺中有“龍鳳呈祥”、“雙鳳昭富”等名稱。
龍草和玺:其級別低於龍鳳和玺,主要由龍和大草構圖組成。綠地畫龍,紅地畫草。
②旋子彩畫
在等級上次於和玺彩畫,在構圖上有明顯區別,但也可以根據不同要求做得很華貴或很素雅。這種彩畫用途廣,一般官衙、廟宇、牌樓和園林中都采用。
旋花:是構成旋子彩畫的主要圖案,在找頭內用旋渦狀的幾何圖形構成一組圓形的花紋圖案。
旋眼:旋花的中心。
旋瓣:旋子花圈由三層組成,最外一層為一路瓣,依次是二路和三路瓣,一般找頭內,由一個整圓的旋子圖案和二個半圓旋子組成一個單元圖案,俗稱:“一整兩破”。
頭部位經常出現的圖案:找頭部位大於“一整兩破”的面積時采用“一整兩破加金道冠”和“一整兩破加兩道”等形式。找頭部位小於“一整兩破”單元圖案時,采用“喜相逢”即整旋花與半旋花,公用一路瓣。“勾絲咬”,即只用一路瓣組成圖案。“四分之一旋子”,即只用兩個半旋花的一半。
旋子彩畫中的等級:
金琢墨石碾玉:這種是旋子彩畫中的最高級,各大線及各路瓣都瀝粉貼金,相當華貴。
煙琢墨石碾玉:是次一級旋子彩畫,圖案中“五大線”貼金,各路瓣用墨線。旋子彩畫中的等級,基本上以用金量的多少為依據。其等級依次為金線大點金,墨線大點金,金線小點金,墨線小點金,雅伍墨,雄黃玉等。
③蘇式彩畫
蘇式彩畫是另一種風格的彩畫,多用於園林和住宅。最近修飾復古的琉璃廠街道的鋪面,多用這種彩畫。蘇式彩畫除了有生動活潑的圖案外,“包袱”內還有人物、故事、山水等。頤和園中的長廊,可以說是蘇式彩畫的展覽畫廊。典型的蘇式彩畫是將檩枋聯在一起,畫成半圓形的“包袱”,內層“煙雲”,外層“托子”。
蘇式彩畫中的等級:
金琢墨蘇畫:這是蘇式彩畫中最華麗的一種,用金量大,包袱內的畫面很精致。
金線蘇畫:這是一種常用的蘇式彩畫,主要線條用貼金法。其他還有海漫蘇畫等。這些蘇畫內均無大型包袱,花型、圖案等也較簡單。
④其他
古典建築的形式多種多樣,部位很多,凡外露部位的木結構,大都有彩畫裝飾。於是形成了不同形式和風格的彩畫,如斗拱、天花、角梁、金瓶、椽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