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我國建築工程管理信息化問題(1)

我國建築工程管理信息化問題(1)

日期:2016/12/14 22:51:37      編輯:古建築結構

  我國建築業工程項目管理信息技術的開發應用從最初的工程預算與進度計劃管理開始發展到現在走過了20多年的歷程,存在兩個明顯的問題:一是我國的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應用效果普遍不理想,二是我國至今尚未形成能與國際上著名工程項目管理系統相抗衡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系統。由這兩個問題帶來的現狀是,我國建築業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實施真正成功的案例很少(當然也有個別較好的案例),除單項業務處理系統外,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實施的效果普遍很差,這是為什麼?

  國際上的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軟件產品之所以能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工程項目管理所使用並能成功也有兩點保障,一是其軟件系統已經模塊化、產品化,能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快速配置出應用系統並能不斷改進,二是用戶能改變自己的傳統習慣而遵從通行的或企業要求的工程項目管理程序使用產品化軟件進行工程項目管理。

  關於我國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實施時大多數企業或工程項目管理者強調的“管理模式”和“特點”,一些具有豐富國際、國內工程項目管理實踐經驗的專家認為,工程項目(這裡指建築工程項目)管理是有模式,也有特點,但這個模式或特點是對建築行業區別於其他制造業而言的,是具有國際普遍性的,不是我們的項目管理者強調的自己的特點。和其他制造業相比,建築業雖然也是制造業,但由於建築業的產品是不同地點的建築物或不同環境下的工程項目,因此建築產品的生產存在與其他制造業全然不同的特點,這就是建築產品的不重復性(基本上沒有兩個以上完全相同的建築產品)與建築產品生產地點的不固定性(沒有完全相同的生產地點),這是建築工程項目管理要重視的特點,對於這種工程項目的管理方式應當具有普遍的規律和共性,針對這種規律和共性可以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說管理方法或管理模式是人為制訂的,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應當是無國界的,而我國的工程項目管理者強調自己的管理模式或特點不能改變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我們可以重視我國工程項目管理的特點但不能只強調企業或管理者自己的特點,重要的是我們要認真學習國際上已經成功的管理方式,人家的管理方式和信息系統為什麼可以管理分布在不同國家地區的工程項目,我們為什麼不能?人家的管理信息系統為什麼能用來管理我國境內的工程項目而我們為什麼用同樣的管理信息系統就難以成功?歸根結底就是我們的工程項目管理者過分的強調了自我,不符合自己的需求就認為不合理不能使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