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頭村”全景。

窯洞內石碾的磨盤表面平滑(10月13日攝),研究人員推測有可能專門用來研磨火藥。

這是“石頭村”內連接一、二層的樓梯,樓梯兩側有排水溝(10月14日攝)。

在峭壁下開鑿的窯洞(10月13日攝)。

當地工作人員王春生在向記者介紹一個位於窯洞壁上方的暗道(10月13日攝)。
在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風峪溝,有一個擁有獨特建築結構的石頭古村。據史載,風峪溝舊為唐代北都晉陽通往婁煩的驿路,後來逐步形成村落,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石頭村”的房屋多由石頭砌成,通常有二或三層,底層為石窯洞,頂層為四合院結構。底層大石窯洞內又套著小石窯洞,並築有暗道和台階通至頂層,主院又有暗道與相鄰的別院相通,並通至後山,洞中有洞,暗道通幽。窯洞內還發現有石碾子、石磨、石炕及石櫃子。
據當地一些研究人員推測,村內的暗道,除了可用於躲避戰亂,還有密藏財產和互通信息等作用。常見的民用石碾是露天的、磨盤表面有凹槽,在“石頭村”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設在窯洞內的石碾,磨盤表面平滑,研究人員推測這種石碾有可能專門用來研磨火藥。窯洞裡還有類似屯兵的宿捨和儲藏兵器的庫房,這些在全國都屬罕見。新華社記者彭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