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陽古城 比鳳凰早近千年的隱秘古鎮
日期:2016/12/15 22:26:01   編輯:古代建築泡泡網數碼相機頻道1月31日 說到湘西,想必更多的人聯想到的是沈從文筆下的鳳凰。其實除了鳳凰,湘西還有許多不被外人所知的隱秘古城,而黔陽古城便是其中之一,而筆者兒時便成長於此,所以借著春節回家的契機與大家分享這座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城。黔陽古城三面環水,素有“湘西第一古鎮”的美譽,比雲南麗江大研古鎮還要早1400年,比鳳凰古城也早近千年。除此之外,更有“楚南上游第一勝跡”芙蓉樓。■
黔陽古鎮裡的鐘鼓樓。
典型的湘西民居風貌。
古城街道
街道與青石板路
因為年代久遠,所以能看出破敗的跡象,說明這是一座沒有人工打造痕跡的古城。
因為年代久遠,所以能看出破敗的跡象,說明這是一座沒有人工打造痕跡的古城。
因為年代久遠,所以能看出破敗的跡象,說明這是一座沒有人工打造痕跡的古城。
黔陽古城內的古街,多為青石板鋪路,古城南正街為舊縣衙所在地的民情建築風格古街,全長200米,寬80米總面積16000平方米,街內青石板、木屋、祠堂、窨子屋、馬頭牆、銅錢漏、八字衙門門樓等古建築古色古香,是千年古城的歷史見證。
隨處可見的層疊的過街拱門。
朦膿的遠山映襯著古鎮,更有一份隱秘的意境。
幾乎每個房頂上都有仿佛像要飛出去的屋檐。
連續的陰雨,當天恰逢難得見到一次陽光,閣樓上晾曬的床單和衣服很有生活氣息。
每一塊青石板路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雨後的石板路顯得格外好看。
生活在古城裡的一般多為老人。
其實每堵牆上都有特別壁畫,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多都已模糊不清。
節孝坊
除了明清風格的建築,古鎮還有很多時代的印記。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除了古鎮街景,黔陽更有“芙蓉樓”。唐代大詩人王昌齡曾被貶官黔陽時在“芙蓉樓”寫下了著名的詩篇《芙蓉樓送辛漸》。圖中為修復後的送客亭。
芙蓉樓大門
大門兩側的壁畫與浮雕巧奪天工。
兩側的浮雕活靈活現,可見當時的工藝水平之高。
芙蓉樓內一角。
雕花的木窗戶,栩栩如生。
芙蓉樓內的芭蕉林。
院內長廊的牆壁上鑲嵌著很多拓本。
“太平缸”,主要作用有兩種:一為養魚觀賞,二為下雨時蓄水防火。
圓的的門廊很常見,而芙蓉樓內花瓶形狀的門廊更加別致。
古樸的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