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通江:宕江從毛浴古鎮流過 見證著巴山人奮進的脈搏

通江:宕江從毛浴古鎮流過 見證著巴山人奮進的脈搏

日期:2016/12/15 21:33:35      編輯:古代建築
四川新聞網巴中1月28日訊(記者 楊成 司玲)江水順著山麓彎彎曲曲平緩地向前流動,從川陝交界的大巴山最原始的深山老林中發源,沿途匯聚無數條涓涓小溪,流入渠江流域,隨後投入嘉陵江的懷抱,在重慶朝天門碼頭處再匯入長江,最終直奔大海。這條發源於大巴山原始老林,通過長江匯入大海的小江便是宕江,也就是巴山當地人熟識的大通江河。

  在宕江流經的途中,有一個著名的古鎮,叫做毛浴。毛浴古鎮位於通江縣城北部,距縣城12公裡,東經106.18○,北緯31.52○。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山水相依,依山傍水,據說,自古以來就是水陸交通要道,商賈之士雲集,文人墨客荟萃,極為繁華,有“小重慶”之美譽。

宕橋扮演著毛浴古鎮水上交通“咽喉”的角色

  跨過高傲而堅挺的鐵索橋,記者隨著人群慢慢地走進了古鎮的核心腹地:古鎮主街。毛浴古鎮黨委書記李政告訴記者,古鎮主街道全長1800米,寬 60米,古鎮建築面積9000余平方米,古鎮建築風格為典型的川東北民居。磚木結構,小青瓦屋面,街道清一色由青石板,透著極其濃郁的地方特色及紅色歷史民俗文化的氣息。

  追溯:古鎮命名限於地形 時空縱橫上千年

  據通江縣文廣局相關負責人席凱介紹,毛浴古鎮歷史悠久,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北朝。席凱告訴記者,自北朝西魏大統中置諾水縣,唐武德三年(619)天寶元年(742)改始寧郡治為通江縣,治今諾江鎮,毛浴之境域悉為所屬,宋寧宗丙辰歲(1196)住安撫使,建城堡以資防衛。明朝屬四川布政使司,設總兵大鎮,遂以鎮名,明末設副總府以鎮川北。清康熙三年(1663)和乾隆五年(1750)設守備道署。

毛浴古鎮主街

  而因兩河交匯形似龍舌,唐朝時期取名“龍捨壩”,後因沿岸巴茅叢生,便更名“茅峪”,十九世紀中期更名“毛峪”。清鹹豐年間根據三面環水的特殊地形,改名為“毛浴鎮”沿用至今。

毛浴古鎮全貌,有人說它像龍的舌頭,還有人說它長得像航母

  “你看,像不像龍的舌頭?還有人說它長得像航母……”看著江水平滑而過,毛浴古鎮鎮長顯得很激動,指著江面形狀告訴記者。

發展:反圍剿戰役落戰根 名勝古跡與紅色遺址顯魅力

  毛浴古鎮黨委書記李政告訴記者,紅軍“反三路圍攻”後,1932年12月籌建赤江縣;毛浴正式建立中共赤江縣委、赤江縣蘇維埃政府,將毛浴鎮上城門至曾家壩命名為馬克思街,上城門至中街水巷子為恩格斯街,中巷子至下城門為列寧街。

紅軍栓馬林

  隨後,從1933年2月開始到1934年7月3日,紅軍在反圍剿戰役中奮勇向前,不畏艱險,面對敵軍的一次次卷土重來,紅軍奮力抵抗,最終取得了鷹龍山保衛戰的勝利,這次戰役共殲敵1400余人,紅軍傷亡僅80余人。

  直到1934年11月,紅四方面軍在毛浴鎮召開了連以上干部共計800余人參加的全軍黨政工作會議,總結了“反六路圍攻”以來的經驗教訓,創造性的提出了“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斗,不勝不休”的紅軍訓詞。

  據了解,毛浴鎮後的主峰便是雞頂朝霞,而石門與於浴鎮隔水相望,河中蹲一巨石,如中流砥柱的名勝古跡便是著名的石門砥柱。因為中共紅四方面軍“反三路圍攻”,便留下了第一所列寧小學遺址、政工會議遺址、中共赤江縣委、縣蘇維埃政府遺址、紅色石刻標語等有名的紅色遺址。

  如今,不僅僅是住在當地的老百姓深受毛浴濃厚的歷史紅色文化的熏陶,就連偶爾前往古鎮觀光旅游的游客都可以在遺留下來的紅色遺址及當地的名勝古跡、歷史城牆間發掘厚重的歷史民俗紅色文化藝術。

  展望:紅軍精神發祥地踐行科學發展觀 產鎮一體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李政說,今天的毛浴古鎮不僅是該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是通江山水園林紅軍城的東大門和紅軍精神發祥地。毛浴古鎮黨委政府一班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踐行“三個代表”,踐行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省第十次黨代會、市第三次黨代會、縣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統籌城鄉、追趕跨越、加快發展”,取得了經濟、社會事業的大發展。截止2011年,該鄉社會生產總值達7943萬元,人均純收入4078元,人均擁有糧食500公斤。

醒目的紅軍時刻標語

  而圍繞“四級城鎮體系建設”發展規劃,按照“一心兩岸五片”的發展目標,將毛浴建設成產鎮一體的紅色古鎮則是該鄉今後黨委領導班子一致推崇的發展奮斗目標。

  “以紅色的、歷史的資源開發配套旅游產業,重點打造紅色古鎮,將古鎮分為政務文化中心、旅游服務中心、兩河紅軍廣場觀景中心三個功能區,將古鎮打造成紅色文化保護中心、紅色旅游重鎮,拆除毛浴糧站倉庫及辦公用房,積極爭取政府性投資建設鄉人民政府辦公樓、政務服務中心、紅四方面軍展覽館及軍事陳列館。”

  “在產業發展上,以龍溪村為龍頭建工業園區;以浴江、龍江、迎春村連片發展鮮果業;以長江、朝陽、高燈村連片發展水產業;以草帽、高安、五台村連片大力發展紅心猕猴桃;以馬鞍、干溪、楊坪、天興、川雲、趙塬村連片發展干果業,形成梯級互動的五個片區。”毛浴古鎮鎮長告訴記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