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流古鎮歷時千余年
日期:2016/12/14 10:07:08   編輯:古建築保護
古街建築
東流古文化區:國家AA級旅游區。東流為原東流縣縣治,依江而建,自五代南唐設縣以來,歷時千余年,以遺存的悠久歷史文化見長。距東至縣城24公裡,離安慶30公裡,緊靠206國道、安景高速、銅九鐵路(正在修建)和東至-九江高速(即將動工)。因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在此藝菊賦詩而知名。因此,這段長江也被稱為“菊江”,區內現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街區東流老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陶公祠和秀峰塔、天然塔。
主要景點有:
陶公祠
陶公祠
又名靖節祠,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時東流屬江西彭澤,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時,曾住東流種菊,並作《勸農》、《九月閒居》等詩篇,故東流又雅稱“菊邑”,流經東流的長江謂“菊江”。後人仰慕陶公高風亮節,建祠祀之。陶公祠玲珑秀麗,四周松菊掩映,柳竹婆娑。
東流雙塔
天然塔:座落東流江濱回龍山上,始建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春三月,三載而成。塔5層6方,磚木結構,高11丈,周長6丈6尺,方方有門,塔體飛檐,內畫棟。因建塔時萬事順利,時人認為“天然趣事”,故名天然塔。登塔俯瞰,大江東去,孤帆遠影,長江落日盡收眼底。
秀峰塔:與天然塔相對,位於靖節祠側。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塔5層6方,高10余丈,磚石砌成,似彩筆插天。《東流縣志》載,建塔是為“增補文樞,更增秀氣”。
東流老街
東流老街
東流自五代南唐(公元953年)設縣以來,歷時1000余年。雖歷代戰亂浩劫,風雨滄桑,城址均在老街一帶,街為“十”字形,東西880米,南北300米,寬3—5米,尚存明清徽派房屋建築1000余幢,1989年列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
(編輯: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