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吾縣沙梁子村考古發現戰國時期古墓
日期:2016/12/14 12:23:29   編輯:古建築保護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對伊吾縣吐葫蘆鄉沙梁子村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半個多月的挖掘,考古工作者已初步發掘出帶有殉馬坑的墓葬、小孩石棺墓及祭祀遺址。根據墓葬形制上看,該墓地應屬戰國至秦漢的古文化遺存,初步確定遺址距今約2300年前後,為春秋戰國時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執行領隊王永強說:“通過這十多天的考古發掘,我們對這一處墓地有了一個相對比較清楚的認識,這處墓地總共上報的是十二處墓葬,通過考古發掘,確定了墓葬是九處,還有一處是祭祀遺址,另外還有幾處石堆,這些墓葬分布比較分散。”
沙梁子村墓地位於伊吾縣吐葫蘆鄉沙梁子村西南約300米,面積約18600平方米的范圍內,分布有石堆墓12座,於1988年第二次文物普查過程中調查並建檔。
王永強說:“這片墓葬的主體墓葬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墓室,還有一部分是它的殉馬坑,他是單獨的成坑,這個相對來說比較有特點的,在哈密地區比較少見。”
記者在考古發掘施工現場看到,考古工作者正在忙碌著對一處墓室內的文物及遺骸進行整理。王永強介紹:“伊吾縣進行過幾次比較大的發掘,有拜其爾墓地,有下溝墓地,還有前年進行的托背梁墓地,這應該是它的第四次發掘。通過這幾次出土的文物進行比較,墓葬性質進行對比,我們大致確定,這次發掘的墓葬它的主體年代應該是在戰國中晚期,大致相當於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這個時期,它的同時期的墓葬,在哈密地區柳樹溝,以及在哈密亞爾墓地都有發現,它是相當於晚於焉不拉克文化的一種墓葬,一種文化類型。”
古文化遺存對於古代人類的民族遷移、原始宗教、生產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據。1998年4月27日,沙梁子墓地被伊吾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伊吾縣共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8處、未定級14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