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築精華之無梁大王
日期:2016/12/14 13:10:08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北倚丘陵,西臨溝壑,設計精美、造型獨特的陽曲大王廟,位於陽曲縣城東約20公裡的范莊村。這座孤零零的廟宇建於村莊側畔,不僅有優美感人的傳說,還承載了我國古代獨有的“無梁減柱”建築特色;廟內生動的壁畫,更被稱作是太原市僅此一例的“明代民俗信仰壁畫”。
正是因此,這處孤體建築早在1986年便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2013年被成功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王”是“趙氏孤兒”趙武
“別看這兒地方偏遠,而且是一處單獨的廟宇,但它卻是我國古代無梁減柱的建築典范。”采訪時,陽曲縣文物局文物科科長張俊草告訴記者。
大王廟北依山丘,西臨深溝,東面是大片的寺廟遺址,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據范莊村49歲文保員趙忠講,這裡曾是一處大型的寺廟建築群。一旁的唐代建築明禧寺,加上繼續向東的清代關帝廟等,廟宇延綿,最繁盛時達到30間殿堂。後來,因為自然災害及戰火,整片寺廟除大王殿外,其余的建築全部損毀。通過大殿內外遺存的碑石、碑額、龜趺、柱礎、石幢等等的文物遺存,可以印證趙忠所述。
根據碑文記載,大王廟的南面,本有面闊三間的過殿,叫做馬王殿。大殿兩側,沒有傳統的配殿等,四面全是夯土做的圍牆。殿的前面,則是磚砌的拱形山門。廟宇依坡而建,坐北朝南,北高南低。順著東側的旁門,通向明禧寺、關帝廟等。延綿的廟宇,以大王廟為中心,組成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古建築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