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夏魯寺

夏魯寺

日期:2016/12/14 12:44:0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夏魯寺位於日喀則市東南約20公裡處,年楚河西岸,屬日喀則市甲措雄鄉,面積578平方公裡。該寺於公元1087年由傑尊•喜繞迥來創建,是一座漢藏合璧的古建築,在西藏十分罕見。西藏佛學學者布頓仁青珠於公元1320年主持寺務,著《布頓佛教史》,遂開西藏佛教夏魯派體系。夏魯寺坐北朝南,平面為長方形,建築分為前後兩部分,前為庭院,庭院東、西、南三側環繞二層僧捨、伙房等附屬建築,後為殿堂,由三層建築組成,高18米。底層建築以集會大殿為中心,前為門道殿,後有佛殿,左右有配殿,封閉性回廊環繞各殿,形成以集會大殿為中心、各個殿堂連為一個不可分的整體。夏魯寺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夏魯寺壁畫有濃郁的世俗生活氣息,佛經故事壁畫最為精美、最具藝術價值,具有受印度、尼泊爾、漢地及其它因素的影響。

    夏魯寺建築風格融藏式漢式於一體,殿堂系藏式不規則的方整石牆,殿內築有左旋式大回廊,而屋頂都是琉璃瓦,高屋脊、雙瀉水具有吻獸飛檐的內地式建築,在西藏獨一無二。西藏佛教史上顯赫的大師—布頓仁青珠巴曾做過住持。當時前來求教學法的人最多達到2800余人,故夏魯寺是西藏佛教重要流派—夏魯派的發祥地與大本營。夏魯寺雖然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和種種磨難,但至今還保存繪制精美,風格獨特,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的壁畫。轉經廊內壁畫具有明顯的中原藝術風格,同時還受到印度、尼泊爾佛教藝術的影響,為研究西藏早期的繪畫藝術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大量元末壁畫已佛經故事最為精美、最具藝術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