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三裡河遺址

三裡河遺址

日期:2016/12/14 12:49:4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三裡河遺址

    三裡河遺址位於膠州市北三裡河村西側,東西約200米,南北約250米,面積約5萬平方米。該遺址是60年代山東大學歷史系劉敦願等人根據南阜山人(清初山東名畫家高鳳翰)一幅畫的線索,考察高氏故裡三裡河村而發現。1974年秋和1975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對三裡河遺址兩次發掘,出土文物2000余件,確定遺址年代大約有3900年。遺址的地層堆積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龍山文化類型,下層為大汶口類型。1982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將該遺址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裡河遺址中大汶口文化遺存的遺跡主要有房址、墓葬和窖穴。墓葬盛行單人仰身直肢葬,有木葬具,隨葬品豐富,有的墓主人手握長條形蚌器和獐牙勾形器,骨骼普遍有拔牙和枕骨人工變形的現象。所處遺物中陶器器形較多,骨、角、牙器總數要多於石器,並出現了蚌刀、蚌鐮等新工具。龍山文化遺存的主要遺跡有居住址殘跡、窖穴和墓葬,並在墓葬區內發現了一處河卵石遺跡和一處卵石底坑,用途特殊。墓葬中骨骼也有拔牙和枕骨人工變形的現象,所處陶器陶色較多,有黑、灰、褐、紅、桔黃、白灰等,紋飾簡單,薄胎高柄杯在遺址中罕見,卻常見於大、中型墓葬中。另外還有石、骨、角、牙、玉質的生產工具和裝飾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