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探尋山西鄉村古建壁畫

探尋山西鄉村古建壁畫

日期:2016/12/14 13:09:5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在山西晉中榆次鄉村一處破敗的明代古廟,這裡殘留著國寶級的水陸畫,目前尚屬無保戶,廟已荒,房子也不行了。廟宇附近僧人的墓塔,磚雕精美,由於被盜過,一角已經坍塌,僅靠幾塊磚支撐,隨時可能出現塔身的整體倒塌。

    在榆次一座觀音廟,正殿、配殿均已坍塌,只剩一座古戲台整體木結構尚完好,戲台兩個雕花精美的柱礎已被盜,據碑刻記載,該廟於清順治年間和民國期間曾進行過修繕,廟齡至少200余年。

    在祁縣一座殘破的明代古廟,前殿、正殿均存有國寶級壁畫,前殿“觀音救八難”保存較完整,由於屋頂殘損,雨水滲漏破壞,情況堪憂;正殿壁畫被粉刷遮蓋,自然露出較少,根據露出部分判斷,疑為水陸畫。根據當地老鄉介紹,廟宇正殿為明代建築,前殿為清代所建。

    在祁縣一處基本保護完好的古院落,淳樸熱情的老鄉請大家進院參觀,雕了鶴鹿長春、喜鵲登枝吉祥圖案的影壁,隨處可見精美磚雕,令人驚艷,房屋主人後人介紹,祖輩於張家口經商,當時商人比富方式之一就是蓋房子。

 

    在山西忻州繁峙一座天齊廟,戲台、天門、前殿、正殿為明代所建,兩側配殿和鐘樓鼓樓為清代所建,據正殿院中石碑記載,該廟於明代嘉靖和清康熙年間分別經過重修,正殿正面牆上繪“十二樂女”壁畫,為仿唐風格,人物姿容秀美,色彩鮮麗,兩側山牆以連環畫形式繪制了數十幅勸世故事,配殿也滿是壁畫,繪的是道教東岳大帝治下各司,勸導世人向善。

    在繁峙一座建在山腰上的明代古廟,前殿大部分坍塌,殘存的壁畫是佛教十八羅漢與道教三清同殿,村民對正殿自發組織了修繕,可見明漆亮瓦,“修舊如新”。很可惜,透過正殿的窗格,可見兩側山牆上煥然一新的壁畫,早已尋不到一絲古意。

    在太原陽曲一座寺廟,正殿木結構為明代,其他建築為清代,兩側山牆為清代繪制的水陸畫,正面為羅漢圖,壁畫在生產隊時期刷了白灰覆蓋,現在白灰自然脫落,壁畫可見50%,去年山西省文物局曾出資修繕正殿屋頂,但寺內其他建築無力修繕,均已支離殘破,還有清代所建的關帝殿,牆壁繪滿單刀赴會等關公故事,廟宇已近坍塌。

    在陽曲縣一座壁畫被盜的古寺廟,正殿已經完全坍塌,剩下兩個偏殿,現在是村民的羊圈,牆上的壁畫很精美,但已經被盜走了第一層,露出第二層壁畫,估計還沒有來得及整片帶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