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瓦窯遺址
日期:2016/12/14 13:22:5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沈陽故宮金碧輝煌的琉璃瓦格外引人注目,但很多人不知道,這些皇家物品出自海城,那就是黃瓦窯。本月初,遼寧省政府公布的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作為遼寧省現存的唯一一處官窯遺址海城黃瓦窯遺址晉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6日,記者來到海城市文物保管所,探尋黃瓦窯背後的故事。在海城市文物保管所工作十多年的許先生告訴記者,黃瓦窯遺址是在2004年揭開神秘面紗的。當時由鞍山市、海城市、岫巖滿族自治縣文化部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黃瓦窯的一處遺址進行勘探試挖掘。從這個占地達15.7萬平方米面積的遺址中,出土了有價值的文物資料100多件。經專業人員測繪,發現黃瓦窯遺址構造分布嚴格,遺址內約有120間房屋,找到官窯5個。在附近還有上百個小土窯,一些出土構件上清晰地寫有“昭陵角樓”、“永陵”、“福陵”等字樣。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清代為宮殿、陵寢燒制建築構件的琉璃窯全國只有兩家,一處是為北京故宮、陵寢燒窯的趙窯;另一處就是黃瓦窯,黃瓦窯在清代琉璃史中的地位可見一斑。2007年9月,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多位專家來鞍,對黃瓦窯遺址重新進行實物考察並確定此遺址為清代官窯,沈陽故宮及昭陵、福陵、永陵初建的琉璃構件均出自黃瓦窯。此項課題還被申報為國家“指南針計劃”,並納入全國“紫禁城系列”研究系統。2007年11月中旬,一場關於海城黃瓦窯為專題的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將就黃瓦窯與清代宮殿之間的聯系進行深入探討。這也是當時,國家文物界關於鞍山文化研討中最高級別的會議。
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員說,從遺址調查和出土材料得知,黃瓦窯有琉璃、木炭、鋁、錫、銅、顏料、席等七廠。其中琉璃廠為燒造琉璃磚瓦及建築構件的專業廠,其他六廠為附屬廠。六廠分設各處,有近在鄰村的,也有遠在外縣的,燒造琉璃的窯爐5座,皆為古代常見的馬蹄形窯,高約4米左右,寬為5米,磚築,比遺址中所見金元時期窯爐要大得多,現地面部分早已拆毀,僅殘存窯底。“正是由於黃瓦窯的琉璃瓦工序繁瑣,才顯得十分珍貴,這也是很多專家研究它的一個原因。”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被遷於厝石山公園的黃瓦窯琉璃影壁是目前海城能看到的最為珍貴的實物。該琉璃影壁約有2米高,前後兩面分別繪有鹿、鶴、麒麟等動物,五顏六色,煞是鮮艷。“經過這麼久還不退色,黃瓦窯的工藝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