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古鎮第一大院“光順號”
日期:2016/12/14 13:18:00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據介紹,清朝時期,濯水鎮相繼出現了“茂生園”、“宜賓棧”、“光順號”、“同順治”等商號,染房、釀房、刺繡坊、搾油等手工業作坊也隨之興起。上海、寧波、廈門、廣州、南京、武漢等地的客商也紛紛前來濯水經商,把山外的風琴、口琴、自鳴鐘、汽燈、手搖留聲機等洋貨帶到了濯水,把濯水蠶絲、桐油、茶、漆等農產品銷到了山外,商貿的繁榮,使濯水形成了上中下3個水運碼頭,各地的商船來來往往,川流不息,一派繁榮景象。“清末,還有日本人來此經商,把‘光順號’的生漆和‘同順治’的藥材銷到了日本,譜寫了中日民間貿易的歷史篇章。”導游說。
“光順號”是明清時期濯水“十大號口”之一,建築面積880平方米,是老街最大的古建築,被稱為古鎮第一大院。
據介紹,這座大院原本是安徽詹姓商人的一家客棧,後來賣給當地醫生俞光順後,被改為“光順號”。“俞光順雙目失明,但醫術高明,被稱為‘俞神仙’”。導游說。
“光順號”有三進房屋兩個天井,各進之間用青磚牆體分隔,一門相連,門框為石條打制,在院內形成一條很長的通道,以致有很好的采光。大院左右兩廂的3樓均有一個沖天閣樓,還設有7段欄桿陽台,是典型的會館式商號。
據介紹,“光順號”的大門是我國西部古鎮中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的卷斗門,也是濯水七大院中唯一采用兩開大門、唯一使用三方青磚青瓦牆的大院。
推薦閱讀:
徽商老宅穿越時空的神話
山西高平農家院 挖出古代豪華空墓
內蒙古文保部門密切關注“石人灣”古墓
漢唐古城駱駝城遺址今年開始進行維修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