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

日期:2016/12/14 12:38:1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柏孜克裡克千佛洞,位於吐魯番市東45公裡火焰山下,木頭溝西岸的懸崖上。鑿有洞窟83個,現存57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總面積1200平方米,是吐魯番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內較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柏孜克裡克千佛洞,經歷了形成——繁榮——衰落的過程。第17、18兩窟,為公元6-7世紀南北朝後期開鑿的。第16號窟鑿於中唐。第20號窟壁畫,繪制有回鹘高昌王和王後的圖象。第33窟後壁,有一幅表現佛涅磐後眾弟子默立舉哀的致意圖。第38窟,是反映古代摩尼教生活情景的洞窟。第51號窟,建於回鹘高昌時期。第69窟,是第20號窟的窟中之窟。第82、83號窟,是公元10--11世紀高昌回鹘王國強大時期,專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紀念窟。柏孜克裡克千佛洞,始鑿南北朝後期,經歷了唐、五代、宋、元長達7個世紀的漫長歲月,這裡一直是高昌地區的佛教中心。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華的時期。公元13世紀末,高昌王室東遷甘肅永昌,加之伊斯蘭教傳入吐魯番後,教漸衰,柏孜克裡克千佛洞隨之衰落,在異教沖突中遭到毀壞,壁畫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加上,本世紀初,屢遭俄、德、英、日等列強的盜劫破壞,柏孜克裡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雖遭嚴重破壞,但劫余的佛座華麗精致,殘余的壁畫內容豐富,顏色鮮艷奪目。柏孜克裡克千佛洞仍不失為一座規模宏大的文化藝術寶庫。1982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勝金口石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東北約40公裡處。為唐代石窟寺址,共有四處,山腰、山麓各兩處。計有洞窟10個,為土坯砌築,窟內間有壁畫。窟頂繪有卷雲紋配成的蓮花、枯木寒鴉圖和葡萄滿枝、垂柳成蔭圖及千佛像等。大多有回鹘文題記,其中有一窟壁上有回鹘文寫經。此處在山麓的院落內有大殿、寮房,在此曾發現婆羅米字母的文書、梵文和漢文佛經及唐“開元通寶”錢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