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應天書院

應天書院

日期:2016/12/14 12:57:2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應天書院位於商丘舊城州之東,原址在縣城南門外東側,它與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岳麓書院,河南登封嵩陽書院並稱北宋四大書院。

    應天書院的前身是後晉時楊悫所辦的私學,後經其學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發展,學子們“不遠千裡”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北宋政權開科取士,應天書院人才輩出,百余名學子在科舉中及第的竟多達五六十人。

    宋真宗時,因追念太祖自立為帝,應天順時,將宋太祖趙匡胤發跡之處宋州(今商丘)於1006年改為應天府,1014年又升為南京,處陪都地位。大中祥符二年,州人曹誠願以學捨入官,並請戚舜賓主持。l009年,應天府知府把這一請求上報朝廷,宋真宗大為贊賞,立即批准,並使端明殿學士盛度著文評記其事,前參政事陳堯佐題寫匾額,正式賜額為“應天府書院”。宋仁宗時,又於l043年將應天書院這一府學改為南京國子監,使之成為北宋的最高學府之一,相當於現在的社會科學院。


    後該書院在曹誠等人尤其是應天知府、著名文學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擴展。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師在此任教,更是人才輩出,顯盛一時,後人還立有《范文正公講院碑記》以茲紀念。

    明正德六年遷城,應天書院也遷往今地——城內中山東二街路北。現存有大成殿、明倫堂、月芽池等建築。原大成殿內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明倫堂為學堂。這兩座建築均為歇山式建築。大成殿為祭孔之地,明倫堂為應試地。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書院現已不存,政府正計劃重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