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干廟位於中國河南省衛輝市城北七公裡,比干墓從周武王克殷而封,迄今已有三千余年,廟建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因墓立廟。占地四萬四千平方米,主體建築有照壁、山門、二門、木枋、碑廊、拜殿、大殿、石坊、墓碑亭等,鱗次栉比,各具特色,四周朱牆環圍,古柏交柯,碑碣林立,在比干廟正南方有比干石雕像、神道、牌坊、環境幽深,是天下游和比干後裔林姓兒女祭谒的聖地。比干廟院內碑碣林立,有百余幢。特別是北魏孝文皇帝拓跋宏“吊比干文”碑,1963年列為省重點文物。這是一通集文學與書法價值很高的石刻珍品。文內頌揚了比干“千金豈其吾珍兮,皇與寶余所中”的愛國主義節操。歷代金石集錄多有收載,素與洛陽龍門二十品齊名。
公元1917年和1934年,林森曾兩次派代表來衛輝祭谒,擬大規模重新修建,創建“國粹大學”,弘揚比干“民本清議,士致於道”的佳說。河南省政府1963年列入第一批重點文保單位,1996年列入了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從1993年以來,衛輝市連續舉辦了比干誕辰3085-3090年紀念活動,先後有26個國家和地區60多個團體,數萬名林氏後裔和國內外游客在衛輝尋根問祖、旅游觀光。近年來,隨著尋“根”和旅游浪潮的興起,衛輝市人民政府動員全市各級單位和民眾廣籌資金,綜合修建,以嶄新的風貌迎接海內外游人和林姓兒女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