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騎樓
日期:2016/12/14 13:14:1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南生百貨大樓
百貨大樓全景
被拆遷的騎樓群
廢墟
天空下的英式建築
騎樓上的頑強生命樹
館樓
汕頭建築,從傳統建築、中西兼容並蓄的近代建築到彰顯時代氣息的現代建築,都形成形態各異、各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和文化內涵,涵蓋了傳統民居、寺院廟宇、亭台樓閣等經典建築,涵蓋汕頭開埠以來騎樓會館、教堂領事館、學堂庭園等中西結合的精品建築,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都市建築精品。
汕頭的出國風氣一直很盛,從清末時期就有人開始闖南洋,很多老房子就是那些從南洋衣錦還鄉的商人們修建的住宅或商鋪,建築風格是典型的南洋風格:門窗、牆柱的精美雕刻,一層都是石柱支撐的騎樓,因為南洋雨水太多,騎樓的建築是為了便於人們在雨天出行,即使下著雨,也可以走在騎樓寬敞的房檐遮蓋下。
其實,商業騎樓建築最早見於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後來才流行歐洲,近代才傳至世界各地。皆因商業建築中的“騎樓”部分是在樓房前半部跨人行道而建築,在馬路邊相互聯接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長廊,長可達幾百米乃至一兩千米以上。廣州有“五月天,孩兒臉,說變就變”之說,因而“騎樓”正好適應這種氣候特點,一時風靡整個廣州城,而逐步地形成廣州街景的主格局。“騎樓”建築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商業街道較為集中。而西濠口一帶的“騎樓”氣魄最大:新亞酒店、南方大廈、愛群大廈等均為廣州初期“騎樓”建築中的佼佼者。本世紀60年代以後,廣州新建的商業街區已很少采用這種形式了。
推薦閱讀:
沙溪茶馬古道上最後的精神驿站
深入挖掘歷史優勢資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鎮
“叫醒”古民居 包裝和宣傳是關鍵
浙江臨海王綸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