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城“故唐城”的時代不早於漢晉
日期:2016/12/14 13:09:4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12月2日,省考古研究所與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2014年晉陽古城遺址考古發掘成果,亮點是證實了羅城“故唐城”和“北城牆”遺跡的時代不早於漢晉。其中,最為重要的考古發掘是一座完整的唐末寺院遺址,該遺址的發現增加了對晉陽古城城市布局的認識。
晉陽古城始建於公元前497年,距今2500多年,是春秋戰國時期晉國趙氏起家的地方。在唐朝是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齊名的北都。它經歷了春秋初建、北朝繁榮、唐代鼎盛,在宋初遭火焚水淹後塵封於地下。
1955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太原古城營村附近發現了30余件石刻造像。1962年,考古工作者在晉陽古城地區發現了數段古城牆和3座小城遺址,由此拉開了晉陽古城的考古序幕。
今年,在省、市聯合考古隊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共發掘羅城村東馬地“北城牆”、西南城牆內的“一號建築基址”、古城營村西夾子地等遺址面積3730平方米。特別是羅城“故唐城”考古發掘,在城牆北邊界地層內還出土了大量的銅箭頭及筒瓦、板瓦等建築構件。晉陽古城考古隊領隊、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韓炳華稱,結合考古勘探資料,此段夯土時代不早於東周,不晚於唐,其性質應與晉陽古城遺址有關,證實了夯土牆的時代不早於漢晉。
在西南城牆內的“一號建築基址”,發現了早於唐代的北朝地層,出土有大量的瓷片和建築磚瓦,是晉陽古城首次發現的一座完整的唐末寺院遺址,增加了對晉陽古城城市布局的認識。晉源苗圃內,發現有大型夯土建築基址,該建築基址的發現為尋找晉陽古城內宮城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為研究晉陽古城遺址平面布局、城市功能區劃提供了依據,同時也為遺址公園建設提供了可展示的亮點內容。
同時,在晉陽古城墓葬區遺址及宗教區遺址內也進行了考古發掘。天龍山聖壽寺西院佛教造像埋藏坑發掘出土了石刻頭像16件、石刻像身約20件(大多殘損嚴重),鐵佛頭24件(疑似),專家初步認定為唐宋時期物品。特別是其中一件漢白玉菩薩頭像雕刻精細、面部表情端莊慈祥,堪稱精品,為研究唐代佛教造像的類型和題材提供了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