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金華一村莊5處市級文保被白蟻蛀空

金華一村莊5處市級文保被白蟻蛀空

日期:2016/12/14 12:56:2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精美的木雕已被白蟻侵蝕。

    白牆黑瓦,雅致的四合院,門梁間雕刻的獅子栩栩如生……在金東區源東鄉長塘徐村,一批有著160多年歷史的清代古建築,曾是村裡人的驕傲。早在2000年左右,古建築花廳、16間頭等都被列為了金華市級文保點。

    然而,這些古建築的命運並沒有因為這個新身份而改變,和其他上了年紀的土木結構老房子一樣,也面臨著年久失修的困境。尤其是到了最近的春夏之交,古建築裡白蟻肆虐,幾乎要被蛀空了。

    160年歷史的民居雕刻精美

    160年的木制長塘徐村位於源東鄉東部,讓村民自豪的是,只有400多戶的小村落,卻藏著不少清代或民國時期的民居,其中五處是市級文保點。

    占地100多平方米的花廳,拱梁粗大,室內空曠,如今成了村裡的老年活動室;旁邊一排老房子,建於清末,就是16間頭,實木結構的房子上有各種精美雕刻,現在還有人居住……

    “16間頭是我太公手上造起來的,已經有160多年了。”徐至淑已經88歲,但這老宅的故事,也是從母親那裡聽說的,“我家祖上是開藥鋪的,在附近一帶口碑不錯,家境也很好。當年造的這房子,周邊也都有名氣的。”

    這些市級文保點,村裡的老人都能如數家珍,可如今這些珍寶卻顯得有些落寞。

    53歲的徐慧仙是在16間頭裡長大的,在她記憶中,曾經的窗框雕刻著各式人物,房梁上的雕花,也是復雜精細。“文革時很多雕刻被破壞了。後來窗框、牛腿被小偷盯上,我家的窗框也沒了。”

    2004年,16間頭被釘上了“市級文保點”的牌子。

    老房白蟻肆虐,大修卻缺錢

    但讓徐慧仙惋惜的是,老房子如今白蟻肆虐,岌岌可危。

    “你看這些房子,都被白蟻蛀空了,每天都會掉下很多木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塌了。”徐慧仙指著一些木制窗戶和梁柱,隨處可見密密麻麻的蟲孔,有些柱子已經能用手摳進去,而窗台上也堆著一層白蟻咬下來的木屑。有幾處被蛀空的梁柱,只能弄上幾根木樁頂一頂。

    這兩年一到白蟻生長季,徐慧仙家的房子就白蟻亂飛,影響了正常生活。而旁邊類似的古建築,也有同樣的問題。“花廳裡的幾根大柱子被蛀空了,只能整根都換掉。”

    “這樣的老房子,真的很有紀念價值,我們自己平時都好好保護,不會亂動一根柱子,但現在到了要維修的時候,這些雕花都要專業的人來弄,花費肯定也不小。”徐慧仙坦言,讓他們拿出幾萬元甚至十多萬元來修繕,顯然是不現實的。

    長塘徐村支書徐根孝告訴記者,幾年前,村上的花廳靠上級部門的撥款進行了大修繕,但其他文保點,多多少少存在修繕資金不足的情況。

    “村集體經濟畢竟有限,只能勉強進行簡單的維護,若需要大修,村裡實在無錢下手,還需要上級部門撥款。”

    文物部門:誰使用誰維修

    那麼,對於這些亟待拯救的古建築,文物部門有哪些應對措施呢?

    “每個季度,部門都會對一些文保點進行檢查,如果出現比較嚴重的問題,都會有專業人員進行處理。比如文保點遭遇蟲蛀,則有防治中心來解決。”金華市文物稽查大隊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市級文保點分布廣,管理起來比較麻煩,“除了省級以上和像邵飄萍故居這種一環內的文保點,是我們自己管理外,其他的則由金東區、婺城區各自管理。”

    對此,金東區文物稽查大隊一名姓俞的工作人員解釋,據文物保護局的文件規定,文物屬於“誰使用誰維修”,“如果要滅白蟻,只要找白蟻防治站就可以,費用則需要戶主承擔。”

    像徐慧仙提到,房子需要大修繕,文物稽查大隊也會給予一定的技術指導。如果維修費用比較高,文物部門也會給予一定的獎金作為鼓勵,不過資金也是有限的。

    “區裡每年文物保護可支配的資金只有20萬元左右,去年靠這資金修繕了23處文物保護建築,今年安排了20處,平攤到每處的資金只有1萬元左右。”金東區文化市場執法大隊負責人黃亮也坦言,文保建築的修繕,需要靠戶主、村集體、當地政府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共同力量。

    延伸閱讀

    金華多個文保點

    遭遇無人修繕困境

    記者了解到,整個金華地區,市級文保點有1110處,包括金華本級222處,其中金東區就有110處。因為是市文物保護點,房子賣不得,動不得,住在裡面還隨時有危險,徐慧仙碰到的困難,不少文保點也正在經歷。

    赤松鎮黃泥垅村的永瑞堂屬於明清建築,與傅村鎮山頭下古建築群相比,不分伯仲,保守估計已有700年歷史。如今,古宅的外牆上釘著醒目標語:“此處危險,行人注意安全”。房屋主體正門也有了1厘米左右的裂縫,大門右上角一個直徑50厘米的大窟窿,裡面露出了發霉的木質結構。而屋裡更是雜草叢生,房梁或是發霉,或是已經被蟲蛀空,只能用拳頭粗的木棍勉強支撐。

    同樣的,鞋塘辦事處前樓下村戲台、雍德塘,嶺下鎮後溪村的湯氏宗祠等諸多文物保護建築,都面臨著失修的尴尬。

    更極端的例子,2013年1月份,因為一場大雪,位於婺城區羅店鎮的黃紹竑別墅不堪重壓,發生了嚴重坍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