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園林的建築構成及特點(圖)
日期:2016/12/14 13:18:2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園林之中的建築,具有居住、游憩、娛樂、賞景與造景、理政,甚至舉行宗教活動的功能。其基本造型輕巧、富於變化,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廳:是滿足會客、宴請、觀賞花木或欣賞小型表演的建築,它在古代園林宅第中發揮公共建築的功能。它不僅要求較大的空間,以便容納眾多的賓客,還要求門窗裝飾考究,建築總體造型典雅、端莊,廳前廣植花木,疊石為山。一般的廳都是前後開窗設門,但也有四面開門窗的四面廳。
堂:是居住建築中對正房的稱呼,一般是一家之長的居住地,也可作為家庭舉行慶典的場所。堂多位於建築群中的中軸線上,體型嚴整,裝修瑰麗。室內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進行空間分割。
亭:是憩息賞景的建築,也是園中的一景,大小不一,式樣眾多。通常有四方亭、六角亭、八角亭、圓亭、扇面亭等形式,其屋頂分單檐和重檐兩類。
樓:是兩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層曰樓’之說。樓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於廳堂之後,在園林中一般用作臥室、書房或用來觀賞風景。由於樓高,也常常成為園中的一景。,尤其在臨水背山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閣:與樓近似,但較小巧。平面為方形或多邊形,多為兩層的建築,四面開窗。一般用來藏書、觀景、也有用來供養巨型佛像。
榭:它的突出特點是建於水邊,架臨水上。結構輕巧、立面開敞,跨水部分由立於水中的石構梁柱支撐。它的主要作用是點飾水岸和觀賞水景。
廊:是園林中的突出建築。它不僅是連接建築之間的有頂建築,而且是劃分空間,組成景區的重要手段,同時它本身又成為園中之景。一般廊上都有彩畫。
塔:是重要的佛教建築。在園林中往往是構圖中心和借景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