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故城戰國時期二千年滄桑
日期:2016/12/14 12:58:3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柘城故城
柘城故城,在柘城民間被稱為北舊城,相傳為炎帝朱襄氏故墟。
柘城故城厚重的城牆裡曾挖掘出戰國時期的鐵锛,這無可辯駁地證明,柘城故城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是“城”了。
由戰國至明嘉靖年間,柘城故城歷經2000年,堵水患、御外侵,佑護著城內的黎民百姓。
故城的城牆厚了一層又一層,城中居民的家長裡短事,說了一茬又來一茬。正所謂滄海桑田,因堵水患而造成的外高內低地勢,終至故城廢棄。在明嘉靖年間,故城南牆南側,當時的官府興建了柘城新城。那座為柘城先民遮風擋雨2000年的故城,不改母親的天性,轉而為新城防水蓄水,漸漸地成了沼澤、濕地和湖。
1977年,柘城故城被當時的柘城縣革命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樹立標志牌。
2000年,柘城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柘城故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年,柘城縣繼續加大對柘城故城遺址的保護和開發規劃。這座建設於戰國、歷經2000多年滄桑巨變的古老城池,將向我們展現它厚重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