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行走順德——尋找順

《行走順德——尋找順

日期:2016/12/14 11:14:1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珠江商報訊 記者吳景邦報道:“順德的古建築太有韻味了。”昨日,在佛山美食節啟動儀式上,《行走順德——尋找順德最美古建築》一書隆重首發,該書用精美的文圖向讀者展示了順德133處古建築的風貌和內涵,來自深圳的何永恆翻了幾頁書就感歎地說。

今年56歲的何永恆年輕時在順德樂從住過4年,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他還對沙滘的陳氏大宗祠印象很深,“那時我在樂從工作,我還記得第一次朋友帶我去陳家祠參觀時的情景,盡管陳舊了點,但那裡的木雕、石雕太精致了,是嶺南水鄉祠堂建築的經典之作。”得知從2007年開始,沙滘陳家祠進行了為期7年的修繕,重新煥發了神采,何永恆滿心期待地想要故地重游一番,“想不到今天來美食節被一本書勾起了回憶,我覺得《行走順德》寫得很好,專業的記者隊伍能挖掘到裡面的故事,對文物保護也有積極影響。”

《行走順德》共使用了489張珍貴的第一手古建築圖片,並且將順德每一個鎮街的優秀古建築,都按最佳順序串成旅游線路,這個賣點讓來自廣州的夏盛康買下了這本書。夏盛康同樣與順德淵源頗深,“我媽媽就是順德人,但我不知道順德還有這麼多古建築,下次要讓親戚按著書上的推薦線路帶我走一趟才行。”

該書囊括了順德最有歷史價值、最有建築藝術價值的古建築,而且其文字既有對與其相關的歷史、傳說、風情民俗的生動敘述,又有建築美學角度的解讀,這被大良市民黃志雄形容為順德古建築的“百科全書”,“我喜歡看歷史故事,特別是家鄉順德的故事,這本書很合我口味。”

值得一提的是,《行走順德》自昨日在佛山美食節開幕式上首發後,不到2小時就已售出10本,該書在北滘廣場設有銷售點,這幾天逛美食節的市民在吃飽肚子之余不妨再增添一道“精神食糧”。

各界反響

解讀百年歷史文化的驚喜

李健明 (文化學者):這是一幅用雙眸打量順德時空,用雙腳丈量順德大地,以建築、人物、傳說、風物標注順德歷史方位的文化地圖。

這是對前人智慧充滿敬畏,對家鄉歷史充滿敬仰,對歷經數百年風雨仍存留天地間最微末文化痕跡充滿敬意與驚喜的解讀文本。

筆者們試圖最大限度但又充滿克制地述說著這些已然消逝或正快速淡出人們視野的歷史片刻對心靈沖擊那瞬間的激蕩感,以及由此引發不盡漣漪般無限擴散的連連追問。

它跳出枯坐書齋向壁虛造的故紙陳言,用散發著鄉間青草般野性清香的文字去連綴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歷史片斷,它更讓每一頁都化作一道走進歷史深處的大門,隨意翻看,都能相遇歷史,直面知己。

令人欣悅的是大量精美的插圖不僅令這種敬畏與敬意化作永恆具象,更突破文字表達的純然線性思維,讓光與影的組合和文字融為一體,構建出一個角度多元,視角玲珑,“言已盡,意難盡”的藝術意蘊,讓年輕讀者也可直觀領略嶺南水鄉的古樸與靈動,靜谧與跳躍,更悄然卻用心地為未來留下一批彌足珍貴的影像文獻。

全書提醒人們,即使我們的生活再匆忙,即使我們的腳步再急促,只要稍作停頓,我們都會驚覺:其實,自己仍能擁有一雙發現純美的雙目,一份追尋歷史迷蹤的好奇。

濃縮皆為精華

楊文燦(媒體人):這本書,濃縮一座城市的人文記憶,濃縮時光磨砺的建築留言,濃縮歲月的堅守與期待,濃縮古今的藝術對話。

這本書,讓你觸及到隱藏於時間深處的歷史脈動,傾聽到風雨不改的千年獨白,理解到一脈相承的文化積澱。

無論顯赫還是平實,輝煌還是落寞,每座古建築,都是這方水土留給後世的珍藏。建築是凝固的詩、立體的畫;古建築,是時間凝練的詩畫。將數百處立體古詩畫濃縮成冊,功莫大焉。

書中藏古韻,引人去探勝;勝在何處,按“書”索骥,來個精彩行走。沿著用七言古韻繪成的路線圖,且看順德古建築去。

了解順德的最好辦法是去閱讀

舒祥(清晖園博物館館長):美麗富裕的順德,名揚嶺外。要了解這片熱土,最好的辦法是去閱讀。行走順德,將這裡的歷史,用飽經滄桑的建築歷史語言向你道來,身處青衫舊巷、祠廟樓橋中,也就多了份親近與共鳴。梁思成認為,歷史上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產生了它自己的建築,並隨著該文化而興盛衰亡。順德歷史建築是順德文化的結晶,只有注重順德的文化精神,才能創造出時代的傑作。因此,我們對順德城市建築文化進行梳理推介,不僅是對順德城市發展歷史的深入了解,更是對順德精神和歷史文化的傳承創新。

順德的另一張文化名片

薛偉民(花城出版社):本書是一本介紹及诠釋順德古建築的書。順德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佛山市五個行政轄區之一,其自古經濟發達,商業繁榮,文教鼎盛,境內名勝古跡眾多。改革開放後順德經濟飛速發展,小小的縣級市(區),竟有很多世界知名品牌和上市公司。順德的騰飛,一般人可能以為是“暴發”,讀完本書後,可知其中是有歷史文化淵源的。

文本按順德十個鎮街地理位置和各地特色,闡述順德古建築及歷史文化,如大良的民居群,宗廟;容桂的水,橋;倫教的故居,花園;陳村的花;北滘的神秘古文化;杏壇的水閘,龍潭和六祖殿等,輔以旅游線路的形式,圖文並茂,穿插呼應,並按地域進行文化點評,還原古建築的原貌,將不同時期下的順德人文文化和順德文物古典之美展示給讀者,對古建築乃至順德地域的史料參考及旅游指引,都具有珍貴的價值。此書也可以說是順德的另一張文化名片。

書評

“三心二意”出佳作 以步當車推順德 ——評順德最佳旅游指南《行走順德》余 味

我願意和你打一個賭:若你在外地隨意抓住一個人問問關於順德的事情,多半會告訴你那是一個土豪之地。我再和你打一個賭:若你在順德街頭隨意抓住一個市民,問他本地的人文掌故、歷史沿襲,多半一問三不知,要麼就一鱗半爪。30多年來,順德近乎以一個暴發戶的嘴臉呈現在世人面前,除卻經濟發達、制造業重鎮的名頭外,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僅80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竟然有近700處不可移動文物,以及附著的諸多歷史人文掌故。

現在好了,以珠江商報社一干女將為主的記者,經歷兩年多的時間、數十次深入鎮街各地各點,在先後刊出相關版面20余個獲得如潮好評後,正式推出了令順德人期待已久的好書《行走順德》。它的最大亮點在於——從具象的古建築入手,追溯無形而悠長的順德人文歷史、文化脈絡,還原順德的真面目,告訴世人,順德並非暴發戶,而是有文化、有知識、有歷史濃厚積澱的人文重鎮。順德之所以有今天的發達和豪氣,其實也與其厚重的歷史沿襲密不可分。

為做好這個事情,女將們可謂“三心二意”。所謂“三心二意”,乃是詩心、信心和耐心,以及情意和創意。當你翻開此書,讀到清晖園的故事、容山觀音堂等掌故時,你不得不歎服,沒有一顆詩心,是難以寫出如此動情篇章的。女性細膩的感情、溫婉的筆觸,對世事人文的移情審美能力,以及對浮躁社會的驚人免疫力,都是寫作此書的一大要件。而信心,則源自於媒體人對本土的熱愛和深入的造訪了解,同樣是寫作本書的重要元素。耐心,則是三顧茅廬甚至10余次深入實地探訪追索的定力,是多次易稿、數度謀篇而無怨無悔的心態。有了“三心”,還需有“二意”,才是成就本書的基石。情意,是女將們對順德本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濃濃愛意,沒有這個東西,筆尖是流淌不出優美文字的,歷史的掌故、有趣的傳說,冰冷的建築、古老的宗祠,在女將們的筆下,都飽含豐富的感情、迷人的氣息,讀之回腸蕩氣,余音繞梁。而創意,是女將們包裝、設計和打扮這份厚重順德人文大禮包的本事和能力。

《行走順德》出來了,它源自一批女將的擔當,它是一部人文佳作,也是一本旅游指南,還猶豫什麼呢?買它不商量。

     (來源:珠江商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