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古鎮生活:悠然行走細雨中

古鎮生活:悠然行走細雨中

日期:2016/12/15 22:46:16      編輯:古代建築

雨中的鎮遠。

古鎮一片寧靜。

羊肉米線。

  受鎮遠百龍旅游公司之邀,一個秋雨綿綿的日子,記者來到了鎮遠古鎮。

  鎮遠的雨天,比江南的猛烈,卻也比塞北的溫柔。

  推開落地的玻璃門,坐在陽台上的小凳子上,用閒散的目光去欣賞那雨霧之中的鎮遠。賓館臨河而建,有點像是河景房。舉目望去,外面的世界浸潤在一片斜風細雨中,舞陽河上煙雨濛濛,那遠遠近近的樓閣被細雨洗滌之後,就像一幅輕筆描過的水墨畫,難怪曾有人評價其為“樸素中見珍奇,淡雅中顯神韻”。

  在沙沙的雨聲中,人似乎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聽著雨點落在舞陽河上的聲音,看著那河面被雨點擊碎的畫面,吸著那被雨點滌去微塵而變得愈加清新的空氣,人就有一種嬰兒般的寧靜,宛若入定,物我兩忘。

  不覺之中,來到了一個羊肉館門前,進去花5元錢吃了一碗羊肉米粉。那米粉加在羊骨頭熬成的湯裡面,加了一些切成薄片的羊肉在米粉上面,再灑了一點切碎的香菜,綠綠的非常招惹人眼,用一個勾著蘭花的中碗端上桌來,吃起來味道非常鮮美。

  吃完早餐,順著步行街隨意逛去,到了叫“綠茶飄香”的小茶館。茶館裡一片寧靜、祥和之氣,疏疏落落地坐著幾個茶客,有一個架著老花眼鏡、留著山羊須的老先生一邊品著茶,一邊捧著一份報紙正看得入神。

  茶館雖然算不上豪華,但設計非常精妙。地板是木的,茶幾是木的,茶具是木的,牆上也釘著木板。靠內一側的牆上釘著一個栗色的木架子,那木架子分成了許多不勻稱的小格子,裡面擺放著一些茶葉、茶壺、茶杯和茶盤之類的東西,還有幾個長著銅綠的假古董。架子的一側還裝飾著一根幾可亂真的竹子,安裝得很巧妙,仿佛是從牆體上長出來的一般。從整個茶館的布置來看,不是木的,便是竹的,給人一種原生態的感覺。

  在一個角落裡,放著一個古色古香的木書架,上面擺放著一些報紙、雜志和圖書,任由茶客自行取閱。三道茶過後,便走了過去,隨意翻閱著架子上的書,從裡面拿出一本名叫《鎮遠古城——天地人》的書來,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細細地看過去。那書是一個被貴州民間稱為灰姑娘的業余女作家許雯麗所著,裡面細致入微地描寫了鎮遠的景觀和人文。

  邊看著書,邊啜著茶,時間悄悄隨著細雨一起流走。茶已加了第二次熱水了,早就變得淡而無味。聞著茶盤裡袅袅飄散出來的那道茶香,吸著那從舞陽河上飄過來的清新空氣,看看舞陽河上那被微風吹斜的細雨,聽著窗外細雨聲和在一起的叮咛之語,人在精神上有一種非常愉悅的感覺。那就像一道綠茶一樣,細細品去,清香淡雅、鮮醇甘厚,回味起來綿長深遠。

  坐在這窗口,看看窗外景物的四季輪換,陰陽睛雨交替,每一季、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都能發現諸多的不同之處。再品一杯香茶,便感覺到世界的一切都在這杯茶中了。心頭忽然間被莫名的憂傷掠過,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稽山章禅師與投子禅師參禅的故事,正如獨坐茶社,只不過事過境遷,景換人非。

  一只烏蓬船孤零零地被細繩牽在河岸旁,一只小船迎著和風細雨,從不遠處的河灣裡輕輕蕩了出來。在鎮遠的風雨中,我找到了寧靜。

  鎮遠一片寧靜,世界一片寧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