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行走樂山清溪古鎮 聆聽流水潺潺
日期:2016/12/15 22:50:14   編輯:古代建築“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清溪古鎮,始建於漢代,因城中有數道泉水而得名。古鎮北接雅安,南連西昌,東臨峨眉,西通康藏。是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驿站,置縣近1600年。自秦漢以來,無論郡、州、具、所,各類建制,均設於此,更因其間數道泉水,潺潺涓涓,潔揚宛兮,故名清溪。
綿延公裡的古城牆依崎岖山勢而建,遠望如從天而降的巨龍,緊緊環抱著清溪古城。歷經了1200多年的風風雨雨,今天,這些古城牆多數已成頹壁殘垣,但巍峨的雄姿尚存。
清溪古城明清民居古樸典雅,民風淳厚,文廟氣勢宏大,建築精美,天然護城河風采依舊,北門還依稀有古城的韻味,幽長陰暗的甬道,高聳威嚴的城牆,文廟冠戴般的靈星門,雕刻著精妙的圖案。老街的街道,房屋依然,古風猶存,巧妙的四合院,重重疊疊,進出之間,眼花缭亂,讓人難以捉摸,偶而垂下的檐角,多姿多 彩,精致靈巧,暗歎古人的匠心獨運。
小鎮留下來的古建築面積只有近0.5平方公裡了,保留著明清以來22條古街道的原始格局,以及150多個老四合院和部分古城牆、老碼頭、古寺廟、古裝飾、古家具、古樹木和老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