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行走贛南]日月耀晨光 尋烏縣城有一個晨光古鎮

[行走贛南]日月耀晨光 尋烏縣城有一個晨光古鎮

日期:2016/12/16 18:17:32      編輯:古代建築

日月圍一角。

古屋前的卵石路古雅樸實。

圍屋前的古井依然滋養著後人。

  在尋烏縣城南邊有一個鮮為人知而又有著輝煌歷史的晨光古鎮,這裡的古村落隱匿著許多客家人的傳奇故事。央視記者在這裡采訪時,曾驚歎客家圍屋是東方古堡中最具神秘色彩的經典之圍;廣東媒體記者來此探秘時發出感歎,這是一塊未開墾的旅游勝地。

    在晨光古鎮的司城新屋下古村落探秘,記者心存敬意地看到了兩座飽經滄桑、十分罕見的古圍,雖然已是斷壁殘垣,但圍屋上星星點點的槍眼,仿佛仍在向瞻仰它的世人證實客家人的堅忍不拔。

    據了解,司城新屋下的圍屋是歷時30多年,經三代人努力於清道光年間建成,當地人稱這座具有戰略防御功能的碉堡式碉樓為圍隴屋。一口2米深、半圓形的池塘就在下炮樓的圍牆下,風水師稱這口塘為“月形池”。“月形池”兩端的大炮樓緊緊地守護著主碉樓的安全。“月形池”對面的右側是上炮樓,四面環水,頗似篆文的一大“日”字,故稱其為“日形池”。圍隴屋是客家圍屋中的典范,因其“月形池”“日形池”相互依賴、交相輝映,具有牢不可破的防御性能,在建築布局上講究陰陽五行,又稱“日月圍”。

    據當地史料記載,清朝嘉慶年間,一伙“紅毛鬼”強盜從廣東一路洗劫村寨突奔而至。司城村鄰近三個村子的百姓聞訊攜家帶眷,撿了貴重財物躲進新屋下的碉樓圍隴屋。數百名“紅毛鬼”沖到圍隴屋下,圍攻了半天,無功而返,圍屋人不費一槍一彈,退了強盜。

    緊依“日月圍”的後圍中,還有花園式的圍屋建築群,有濃郁的中原古建築的余韻。圍屋裡的“狀元游街”、“姜公釣魚”、“白鶴祥雲”等吊板彩繪,五幅大型影牆壁畫及一幅天子壁畫(在祖牌後),和大小近百幅屏門木雕、镂空石窗,磚雕浮雕均各具形態,內容迥異,堪稱一絕,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藝術遺產。(鳴謝尋烏縣晨光鎮黨委、政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