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行走古鎮就能品文化 坐進林盤立馬觀風景

行走古鎮就能品文化 坐進林盤立馬觀風景

日期:2016/12/16 18:00:43      編輯:古代建築
編者按

  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輪廓日益清晰。日前,我市正式推出了11條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示范線。它們分別是向北的北新干道示范線,蜀龍大道—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線,彭白路、蒲新路示范線;向東的成龍路—成簡快速(在建)—成安渝高速(在建)—成洛路示范線;向南的天府大道—東山快速路示范線,大件路示范線;向西的邛崃示范線,光華大道—成溫邛高速—大雙路示范線,成青快速通道示范線,沙西線示范線,川西旅游環線示范線……

  11條示范線,主題鮮明,讓我們觸摸到了市民生活、城市環境、城鎮發展、產業調整改變的脈絡。那麼,究竟這些示范線分別具有怎樣的特色和亮點?從田園城市的風貌到內涵,具有怎樣的示范效應?帶著深入探索的願望,本報記者兵分數路,深入我市東南西北,實地踏訪11條示范線,從細節入手,直擊現狀,展望未來。我們也希望通過這組系列報道,為我們的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建設提供更多的借鑒之處。

  按照田園式城市形態、全域成都形成組團式城市群走廊帶布局的要求,加快中小城市建設發展;組織開展林盤整治利用的試點示范;加強古鎮保護,利用天府古鎮的資源優勢,在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中充分展示其傳統文化特色——記者日前從市建委獲悉,今年,我市將在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建設中,展現田園城市特征,優化城鄉布局形態,強化成都特色的田園景觀,努力構建新型城鄉形態。

  積極加快

  中小城市建設

  據市建委村鎮處負責人介紹,我市將按照田園式城市形態、全域成都形成組團式城市群走廊帶布局的要求,加快中小城市建設發展。各縣城要按照中等城市的規模和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城在園中,園在城中”的特征,優化縣城的城市布局形態;其中二圈層的六個縣城,要按照市區“一主四副(四大新城)”的發展思路,形成既連綿式又組團化的布局關系。

  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需要實現“全域成都”的各類小城鎮按照區域分工職能均衡發展。今年,我市將在全市開展一般場鎮改造試點的基礎上,以特色場鎮為發展方向,全面啟動、分類指導、有序推進一般場鎮的改造——已有產業支撐和經濟職能的場鎮,按新市鎮的發展要求,形成有特色生態產業支撐、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完備、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城鄉管理體系健全、人居環境優良、風貌鮮明的小城鎮;不承擔經濟職能的一般鄉鎮和已撤銷建制的舊場鎮,結合土地整治改造舊場鎮、改善人居環境,集約化利用場鎮土地資源,建設新型社區,引導農民向城鎮集中。“全面開展一般場鎮改造不是所有場鎮同時啟動,而是在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過程中,對所有場鎮分步、有序地實施改造。”該負責人說。

  集中發展

  8個古鎮2個古村

  市建委村鎮處負責人表示,古鎮是我市不可復制的資源。在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過程中,我市要加強對古鎮的保護,利用天府古鎮的資源優勢,統籌推進龍門山、龍泉山“兩帶”風景旅游城鎮建設和發展,在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中充分展示傳統文化特色。

  據介紹,當前我市要集中力量發展8個古鎮——黃龍溪、安仁、洛帶、平樂、新場、街子、五鳳、唐昌和2個古村——花楸、尚合,將鎮區的古街坊和鎮外的風景名勝、田園風光融為一體,擴大古鎮利用空間;同時做好各級歷史文化名鎮(村)的申報工作和宣傳推介,帶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我市要深入開展城鎮環境和鎮容鎮貌治理,完善新居工程、新型社區配套設施建設,統籌推進村莊環境綜合治理;優先發展重點鎮要在年內各建成1—2條特色風貌街;重點鎮完善城市風貌設計,啟動特色風貌街建設。

  通過林盤整治

  突出成都特色

  “林盤是天府之國獨有的農村居住形態。按照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形態特征,我市將繼續組織開展林盤整治利用的試點示范,通過聚居林盤配套設施和環境整治、農房改造,改善林盤居住方式的人居環境,引導農民多種形式集中,傳承和突出成都特色。”這位負責人表示。

  根據安排,各地要根據全市新農村建設示范片和城鄉統籌發展示范線、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區以及城鎮周邊現狀,以“連線成片、聚點成群”的思路,優化川西林盤保護點布局,使全市14萬個林盤的30%得到有效保護,其中3000—5000個林盤逐步整治為林盤聚居點,構建全域成都的田園之美,將生態、業態、景觀形態和居住生活形態有機融合,形成產業有支撐、服務功能全、生態良好、環境優美、地方特色濃厚的林盤聚居群落。

  本報記者 袁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