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安昌古鎮接待人員是開創此錢莊的於氏第三代傳人

安昌古鎮接待人員是開創此錢莊的於氏第三代傳人

日期:2016/12/14 10:31:1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穗康錢莊
    穗康錢莊從1850年至1949年經營將近百年,而這裡的接待人員正是開創此錢莊的於氏第三代傳人。從於氏第三代傳人得知,開創經營錢莊的於氏父子(接待人員的祖父和父親)不僅僅是個商人,同時也是個文人,不僅能寫而且會畫。錢莊裡不僅陳列了一些古錢幣,更有父子兩人的書畫作品。錢莊的財神與現代的財神截然不同,左手托著三個疊放的元寶,右手握拳平舉於右胸,身穿上紅下藍的古裝端坐於太師椅上面帶微笑。原本它是被安放於面對正門的一個神龛內,神龛下寫有“克存信義”四字。
    石雕館
    石雕館展示了上始李唐、下迄近代的200余件珍貴石雕物件。有各個不同年代的石獅、石窗、石池、磨、桌、礅、臼等石件,有嵌鑲在壁上的唐、宗、元、明、清代的13塊墓志銘,有明嘉靖年間修紹興府古小學的碑記,更有學界泰斗蔡元培題書的“宗君子修暨配陳孺人墓”碑等10多塊。這些石件物品造型別致,形態各異、書法遒勁、巧奪天工。
    安昌“花行堡”
    安昌“花行堡”是紹興最早的棉業中心,農家兼營紡織土布,布質實細勻,譽為“南沙哔叽”。於是在南沙哔叽分館內展有各種土紡土織工具、土布衣飾,並配以清乾隆三十年題《御題棉織圖》十二幅。五彩缤紛的花轎、富麗堂皇的喜堂、復雜紛繁的嫁妝陳列,充分地展示了紹興的傳統婚俗。新娘房中半拔鋪床,制作研究,工藝精良,為富貴人家傳世之家當。
    師爺館師爺館
    人說天下師爺出紹興,但很少有人知道,紹興師爺多出自安昌。200年間由這裡出去的師爺據說不下一萬人,今天的河道兩側還星羅棋布地分布著眾多的師爺故居。師爺館依托婁心田師爺的故居,展示“紹興師爺”這個中國封建社會晚期歷史上特殊的社會群體、特殊的政治文化現象及其在安昌的深厚根基。在師爺館內有一組彩塑作品,表現了清代地方衙門的官員升堂審案時的情景,原被告跪在堂前,三班衙役持棒伺候。 明鏡高懸,正襟危坐,驚堂木一敲威風八面,喝令一聲地動山搖,但是且住,真正的“主心骨”卻是坐在堂後的師爺;因為沒有官方身份,所以師爺只能坐在後面聽審,一旦發現當事人的證供有問題,就差人遞條子,遇到大老爺意氣用事,更要及時提醒。
    中國銀行舊址
    中國銀行舊址旁的兩橋很有特色,跨河而建成八字型,雖不相連,倒也別有情趣。進入銀行是一個大大的櫃台,櫃台內幾張桌子上擺放著一些帳簿、台燈、算盤、電風扇之類;在靠牆而立的舊櫥旁,是一只掛鐘和掛鐘下的老電話。
    城隍殿
    城隍殿對面是倚河而建的戲台,上有清雍正乙己年(公元1725年)“古今鑒”匾額。城隍殿建於明朝晚期,殿宇軒敞,前後三進,建築雄偉,飛檐翹角,氣勢恢弘。頭進五間,山門石柱刻聯:雪趁風威,白占田園能幾日;雲乘雨勢,黑瞞天地不多時。正殿三間,殿宇高大,屋脊飾“雲龍”,中置銅鏡,兩旁“國泰民安”四字,翹角飛檐,檐下懸立花邊直式藍底金字“勒封永鎮侯李”直匾。殿內石柱下鼓石、浮雕精細。左右大柱上有雙龍作舞爪懸空盤旋狀。殿正中置方桌,上坐城隍“永鎮侯李”;旁有其子行宮坐像,塑像威嚴、正氣凜然;殿旁倚牆有待從立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