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中宅院的大門不同構造和不同等級的類型
日期:2016/12/15 1:28:4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中國人歷來重視宅門的作用。歷代統治者都把門堂制度看作是封建等級制度的重要內容,並對各種門堂的制度作出具體而嚴格的規定,使宅門從建築的規模、形式、裝修色彩、建築材料的使用等各個方面都劃分出嚴格的等級,從而使宅門成了宅主人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的重要標志。這種觀念滲透到社會生活領域又派生出“門第”、“門閥”、“門戶”等各種復雜的等級觀念,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首選將宅門定在坐宮卦位,使之處於吉祥位置。廣亮大門時僅次於王府大門的宅門,是具有相當品級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門形式。廣亮大門位於宅院的東南角,一般占據倒座房東端第二間的位置。從而使它的屋面在沿街房屋中突兀而起,格外顯赫。
平面有六根柱子,分別是前後檐柱和中柱。中柱延伸至屋脊磚雕部分直接承托脊檩,並將五架梁切分為雙步梁和單步梁。這種做法可以利用短料,節省長材。 廣亮大門的門扉設在門庑的中柱之間,由抱框、門框、余塞、走馬板、抱鼓石(或門枕石)、板門等組成。這一構件既有裝飾功能,又能代表大門的規格等級。門庑上牆頭的上端,有向外層層挑出的磚檐,稱為“盤頭”。盤頭通常由四層磚料組成,砍磨加工成半混、爐口、枭的形式疊澀挑出,構成優美的曲線。盤頭之上的兩層磚料,稱作“拔檐”,再上是向外斜出的方磚,稱為“戗檐”。
也是廣亮大門著意裝飾的部位。抱鼓石是安裝在的大門的下檻下面的石構件。其門檻以內部分呈方形,上面裝有鑄鐵海窩,做承接門扇之用,稱為門枕石。門枕石的外側打鑿成圓鼓形狀,其上镌刻臥獅獸面和其他吉祥圖案。故名門簪。也可雕刻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四季花卉。大門的色彩、裝飾受到比較嚴格的限制,一般不施華麗的彩畫,僅做適當的點綴。有的廣亮大門在山牆 頭兩側做兩塊反八字壁。
金柱大門時形制上略低於廣亮大門的一種宅門,也是具有一定品級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門形式。並由此而得名。這個位置,壁廣亮大門的門扉向外推出了一步架(約1.2m-1.3m),因而顯得門前空間不似廣亮大門那樣寬綽。金柱大門的木構架一般采取五檩遷出廊式。檐柱、金柱見施穿插枋或抱頭梁。 形成兩道裝飾線。裝飾線之間為橫額。磚柱呈沖天柱式,中間頂牆做成階梯狀或其他形狀。西洋式磚雕宅門的門框、門扉等構造、做法與其他宅門相同,依舊采取中國傳統式樣。實例中還有各種不同形式的門,如大車門、柵欄門、半間門、小窄門等等。這些形形色色的門,除有特殊功能者外,都是以上六種宅門的簡化或變形。
蠻子門是將檻框、余塞、門扉等安裝在前檐檐柱間的一種宅門,門扉外面部留容身的空間。這種宅門從外表看來,不如廣亮大門和金柱大門深邃氣派。特意將門扉安裝在最外檐,以避免給賊人提供隱身作案條件,並因此而得名蠻子門。 如意門是北京四合院采用最普遍的一種宅門形式。它的基本做法是在前檐柱間砌牆,在牆上居中留一個尺寸適中的門洞,門洞內安裝門框、門檻、門扇以及抱鼓石等構件。
其型制雖然不高,但不受偶等級制度限制,可以著意進行裝飾。它既可以雕琢得無比華麗精美,也可以做得十分樸素簡潔,一切根據主人的興趣愛好和財力情況而定。做得講究的如意門,在門楣上方要做大面積的磚雕,磚雕多采用朝天欄桿形式,它的部位名稱由下至上依次為掛落、頭層檐、連珠混、半混、蓋板、攔板望柱。牡丹花、丁字錦、草彎等圖案。如果房主的財力不足或偏愛素雅,則可做素活,或只加少許雕飾作為點綴。更簡樸者,還可用瓦片擺出各種圖案。總之,形式多樣,不一而足,充分體現了如意門頭磚雕裝飾的隨意性。它是清代中期以後,西方建築文化傳入中國,並與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相互事例的結晶。這種門所在的位置與其他宅門沒有什麼差別,只是采取了西洋式建築的形式。西洋式宅門的一般構造是單開間,兩端為磚柱,磚柱間是磚牆,在磚牆上居中留出大小是適中的門洞。這種做法和如意門十分相似。
前檐柱間的門牆以及它的構造的裝飾。如意門的門口,要結合功能需要和風水要求確定尺寸,一般寬約0.9m-1m(指門口裡皮淨尺寸)。民間有“門寬二尺八,死活一起搭”的說法,是指二尺八的寬度已能滿足紅白喜事的功能需求。這個尺寸也正好合乎門尺中“財門”的尺度要求。將檐檩檔在裡面,不使露明,以突出磚或得完整性。它是三合院或一進院落的四合院等小型住宅所采用的宅門形式。小門樓是純磚結構,構造比較簡單,主要是由腿子、門楣、屋頂、脊飾、以及門框、門扉等構成,裝飾一般都比較簡潔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