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湖南文物解讀大賽】歲圓樓古建築群
日期:2016/12/14 11:04:0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各位朋友,歡迎來到千年古村坦田村,歡迎來到歲圓樓。“歲圓樓古建築群”位於湖南省雙牌縣坦田村境內,距雙牌縣城35公裡,距道縣縣城20公裡。“歲圓樓”始建於1836年,建成於1840年,占地面積4.2公頃,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屬典型的湘南古民居。201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縣僅有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歲圓樓古建築群”所在的坦田村始建於1008年,至今已有千年歷史,2010年7月被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12月被列入全國首批傳統村落名錄。
千年古村坦田座落在半封閉的盆地之中,背倚後龍山麓,面對逶迤連綿的馬山,坦水河從村前流過。歲圓樓地處前有照後有靠的風水寶地,前面有水曰為照,後面有山曰為靠,青龍白虎兩邊抱,屋前水塘如鏡照,聚氣聚財又聚寶,人壽年豐樂逍遙。如今的坦田村全村現有人口1269人,清一色的何性家族,無一人雜姓。據族譜記載,自何氏始祖何守琮1008年來到坦田後,繁衍了48代。該村清代以前連片古建築群面積達100多畝,建築達200多座,至今仍完好地保存了大量宋元明清各個時期的古建築、古遺址,“歲圓樓古建築群”即為其中清代建築的傑作。其建築藝術、雕刻藝術、彩繪藝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歷史價值。
“歲圓樓古建築群”是清朝道光年間坦田始祖何守琮的第24代孫何賢壽所建。何賢壽,號南山公,生於清嘉慶1806年,殁於清光緒1881年,享年75歲。其父煥公英年早逝,何賢壽由母親養大,其母親終身未改嫁。何賢壽從小聰敏勤奮,忠厚儉樸,後來到新疆做棉花生意發了大財。回到家鄉坦田廣置田園,修棟宇家塾,“歲圓樓古建築群”便是他一生精心籌劃的傑作。原來打算修九棟198間房屋,後來實際上他只建了“六如第”、“二潤莊”兩棟和一棟“官廳”(即福清館),“四玉騰飛”為其四子何昌智所建。三棟房屋共66間。據說從建造到室內裝飾完成,前後歷時二十余載,專門供養了一班木匠和一班石匠,現在還流傳著“養死木工,累死石匠”之說,可見工程之浩大,雕刻之精細。
石雕方面,三棟房屋每根柱子下面都有一個六面形石柱楚,每面都雕有好看的圖案,魚蟲花鳥、龍蛇羊馬,各種動物姿態各異、栩栩如生。前排三棟房屋的大門門框均為整塊方形石料砌成。三扇大門前面都設置了方形四柱門亭,門亭上有镂空雕成的立體龍頭、麒麟等護院瑞獸,石頭門柱上雕刻的“馬山萃秀,坦水流祥”、“廉泉讓水,義路禮門”兩幅楷書對聯,既概括了坦田的自然地理風貌,又凸顯了主人崇尚儒家禮義廉恥的道德思想。
木雕方面,大堂屋內梁檐門窗及各種日常用品都有精致木雕,匯集了陰刻、陽刻、浮雕、镂空雕、圓雕等多種雕刻技法,涵蓋了寓意吉祥的花鳥蟲獸等內容。大家來看,這個馬背上有蜂子和猴子的圖案叫“馬上封侯”;這個麻姑仙女捧壽桃的圖案叫“麻姑獻壽”;這個梅花枝頭站了兩只喜鵲的圖案叫“喜上眉梢”;這幅雕有一只鶴和松樹的圖案叫“松鶴延年”;這幅由蝙蝠、壽桃、荸荠和梅花的圖案叫“福壽齊眉”;這幅由蝙蝠、鹿、桃和喜鵲的圖案叫“福祿壽喜”;這幅有一個大公雞在引頸長鳴和牡丹一枝花圖案的叫“長命富貴”;這幅叫“教子成名”,這叫“福壽雙雙”;還有“福在眼前”、“壽比南山”、“平安如意”、“年年有余”、“一路平安”、“福從天降”、“事事如意”、“龍鳳呈祥”、“八仙過海”、“群仙祝壽”、“漁翁得利”、“嫦娥奔月”、“五世同堂”、“天女散花”等等。屋內保存著清代著名書法家何紹基題寫“休怪題詩難下筆,枝頭鳥語話紅妝”對聯的精美雕花木床一張,全為镂空雕,構思奇特,做工精細。這些裝飾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凸顯了古村源遠流長的儒家道德思想和湖湘文化印記。
庭內排水設施頗具科學性,雨季水不漫,旱季水不干,干濕度宜人。四周有圍牆,院落前有寬敞的青石坪,為院內和家族公共活動場所,秋收時可代作曬谷場,院落對面有裝飾華麗的壁照,壁上塑有彩繪的“八仙過海”、“姜太公釣魚”、“何仙姑登天”、“女娲補天”等寓言故事。旁邊還建有官廳、油坊、花園、祠堂、戲院等配套建築,功能齊全。這些裝飾藝術作品,寓意深刻,文化底蘊厚重,它們不僅從人文藝術上將一個古村大院群裝點得風生水起,婀娜多姿,而且以其千姿百態、生動誘人的藝術組合形象展示於世人眼前。
祠堂,這座古建築是祠堂,其建築與歲圓樓同樣精美,座落在“歲圓樓古建築群”西面,是“歲圓樓古建築群”的重要配套設施,是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牌位,瞻仰祖先功德的地方,也可以用來辦理婚喪喜慶和處理族裡日常大小事物。
水塘,也叫水池,“歲圓樓古建築群”前的水塘成半月形,面積約1.5畝,長年流水不斷,不深不淺,清澈見底,曾經水塘裡種滿了荷花,養了不少鯉魚,也就是現在的荷花魚。水塘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用來防火,幾百年來坦田村由於家族人員的防火意識特別強,從來未發生過火災事故。
積善巷,這條南北走向的青石路叫積善巷,全長約150米,寬2米,全部用青石板鋪成,是“歲圓樓古建築群”出入的交通要道,南北可連接從零陵到廣西的挑鹽大道,由於東西兩邊有房屋擋住陽光,南北通風透氣,積善巷冬暖夏涼,是家族人夏天納涼的好地方。由於何氏家族信仰儒家禮教,講究禮義廉恥,於是把這條青石板路取名叫積善巷,告誡免勵後人多做好事善事,積善成德,積慶有余。
油坊,這個圓形的碾盤是油坊,又叫油搾,是過去用來搾油的地方。當時坦田一帶習慣種植茶子、桐子,等到秋後茶子桐子成熟後摘回來曬干取出籽用火烘干,用碾盤碾碎,再用稻草踩制成圓餅,放在用大樹挖空做成的木巢內,用檀木做成的木堅塞緊,再將一根大樹用繩索橫吊起來,幾個人對檀木堅進行用力沖擊,造成油餅受到擠壓後油從巢中流出。當時沒有搾油機,只能靠這種人工搾油的方法搾油。
福清館,這棟房屋是專門用來接待客人的地方叫福清館,位於“歲圓樓”的東邊,是“歲圓樓古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面積660平方米,由前、中、後三進廳和兩邊廂房組成,每廳中間設有天井,兩邊房間雕龍畫鳳,設施齊全,裝修豪華、氣派,是專供達官貴人、親朋好友來訪休息的地方。在正廳中央照壁上懸掛著“福蔭螽斯”匾牌。大家知不知道第三個字怎麼讀,是什麼意思?這個字讀zhong,是一種綠褐色的昆蟲,善於跳躍,喜歡吃農作物,北方人叫它“蝈蝈”,南方人叫它“叫知知”,公的在前面叫,母的在後面追,母的產卵極多,比喻子孫眾多。福蔭螽斯意思是福澤這裡眾多成群的子孫後代。門口有“泰山石敢當”青碑一塊,用來避邪鎮宅,保家護院。
過去的坦田村和“歲圓樓”經歷過風雨蒼桑,也有過繁榮和輝煌,這些都已成為過去。如今的坦田村已是全縣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歲圓樓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在加強保護開發和利用。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坦田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歲圓樓一定會重放光彩!
各位朋友,今天的旅行到此結束,祝各位身體健康,期待下次的再會!再見!來源:紅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