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四合院落的構成以及室內外空間的聯系與溝通

四合院落的構成以及室內外空間的聯系與溝通

日期:2016/12/15 1:28:4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四合院建築平面中的出入躲閃關系。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即“出入躲閃”、“高低錯落”。其中,“出入躲閃”是講平面關系,“高低錯落”是講立面關系。四合院的院落是沿中軸劃分成若干層次的,北京人稱之為“幾重院落”或“幾進院落”。

    正房是宅院中的主房,是家長居住的地方,在風水說中,居於吉位,在朝向上坐北朝南,是最佳位置。這就要求正房的體量最大,是全院建築的中心。而處於院落東西兩側的廂房,無論位置、朝向、居住人的地位都處在次要和陪襯位置。使正房處在足夠顯要、突出的位置。此謂:廂房躲閃,突出正房。

    其前檐比正房大大向後收縮。如果正房兩側有抄手游廊的話,那麼耳房還要退至抄手游廊之後,並與抄手游廊之間留出空隙以利采光、排水。耳房不僅在開間、進深上小於正房,而且也應小於廂房。在廂房南側還要設置廂耳房一至二聞。廂 耳房是廂房的陪襯,它的尺寸不僅小於廂房,而且還要小於正房的耳房,甚至在建築形式上有時也只能采取平台形式古建磚瓦,稱為“盝頂”。

    它只能用做廚房、車房或女僕休息用房。垂花門是宅院的二門,是溝通內外宅的通道,又是東西兩側抄手游廊的交匯之點。如果只考慮通道的功能,那麼垂花門在平面、立面上的尺度完全可以與抄手廊相同。但垂花門處在院落的中軸線上,位置顯赫,在風水說中也占在吉祥位置。此謂:游廊為襯,突出二門。

    一般宅院的宅門位於東南角的巽位,與倒座房串聯相接,是倒座房的一部分。但宅門的進深往往大於倒座房,處在一個比較突出的位置。這種關系也是由功能決定的。中國人歷來對宅門十分重視。這些都要求它外形顯要,位置突出。四合院中正房和廂房之間,是以正房為中心,廂房要躲開正房,閃在兩旁;正房與耳房之間,耳房是正房的陪襯,它在平面上要退足尺寸,將空間讓給正房以及它的附屬物抄手游廊;廂耳房作為廂房的陪襯。在四合院的外宅,則要突出宅門和垂花門的地位,宅門要得到充分的強調,倒座應處在襯托的古建磚瓦位置;垂花門也應得到充分的強調,游廊要處於陪襯的位置。

    凡是在平面中得到突出和強調的建築,在立面中也應得到相應的突出和強調。在一進或二進院落的四合院中,正房的台明是最高的,它要比廂房高出一步台階(一步台階高度為4寸,約合13 0mm)。垂花門、大門的台明可與正房相同。廂房、抄手游廊及倒座房的台明比正房低一步台階。加大柱高尺寸以突出主要建築 加大柱子的高度,也是突出主要建築的手段之一。在一般情況下,正房的面寬大於廂房,按權衡比例折算後,正房的柱高也會大於廂房。但有時為了突出正房,還要另外再加大正房的柱高,使之達到恰當的高度。

    柱高就更矮一此 至於增減尺寸的多少,應視院落空間的寬窄、房屋開間的大小等客觀因素,根據環境要求而定,不宜一概而論,要以滿足功能和視覺感受要求為原則。四合院是坡屋頂建築。在坡高相同的情況下,房屋的進深越大,屋頂的高度就越高。在四合院建築中,正房的進深最大,因此,正房屋頂的高度也就最高。宅門的進深大於倒座房,垂花門的進深大於抄手游廊。屋頂各部分的不同舉折,構成了屋面優美的曲線。屋頂舉折與房屋進深的大小以及步架的多少有直接關系。如一幢進灤4m的房子,進灤方向分四步的話,可采用五舉、七舉;如一幢進深6m的房子,進深方向分六步,則可采用五舉、七舉、九舉(或五舉、六五舉、八舉)。

    柱高、進深、舉折諸方面都占有絕對優勢,所以體量最大,最顯赫;其他廂房、耳房、廂耳房,都按不同的因素,構成不同的高度和體量;大門高於倒座房,垂花門高於游廊,使得這兩道門也得到了充分的突出。在一座宅院中,正房尺度最高,體量最大,形成建築群體的中心。無論從平面布局還是從立面尺度的構成去考察,都會使人感受到一種固定的、井然有序的空間組合模式;而這種組合模式又給人一種高低參差、錯落有致的優美的韻律感。它由坐北朝南的正房、東西廂房、與外院相通的垂花門及聯系各房的抄手游廊圍合而成,開闊而寬敞,第二進院落在宅院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住宅中多功能共享空間,院內各房間的采光、通風、聯系、交通、人們的戶外活動、兒童的玩耍游戲、冬日曬暖、夏天納涼、賞花觀魚、弦歌誦樂及至逢紅白喜事時招待親朋都要在內宅的大院裡進行。是其他任何形式的住宅都無法相比的。

    與中心院落既分隔又聯系,但它們位處一隅,安谧幽靜,另有一番情趣和功用,是內宅院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居住在後罩房內人們的室外活動空間。第三進院落和第二進院落通常由位於東耳房一側的通道相聯系。就是廊子的作用。講究的四合院,內宅的各房都有廊,這些外廊作為室內外的過渡部分,起著聯系、溝通內外空間的作用。廊內通常都安有坐凳,天氣晴和之時。這種設施為居住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尤其在雨雪天氣或烈日當頭時,人們可以通過環廊達於各個房間而避免日曬雨淋。古建磚瓦四合院住宅建築的空間關系,無處不體現出封建社會的等級和秩序,這是它的功能的核心所在。由這種功能決定的空間,自然就是主從分明、尊卑有別、嚴格對稱、秩序井然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