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技藝中的四絕 磚雕 木雕 根雕 牙雕
日期:2016/12/15 1:28:3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木雕因取材方便,因此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流派很多。舉凡所用之木器,只要為官家豪富、文人雅士所上眼者,很少是不帶雕工的。又有黃楊木雕、桦木根雕、硬木根雕等。木雕器的鑒別包括多方面。一方面要看體裁、看風格,看紋飾,看顏色;另一方面要看木質,看雕工的刀法、技藝等。
象牙與一般的牙齒不同。其表面沒有琺琅質覆蓋。非常怕酸。強酸可以將它腐蝕,弱酸亦可使其軟化。牙雕是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也是一門民間工藝美術。牙為大象身上最堅固的部分,其光潔如玉、耐用、珍貴勘與寶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機寶石之美譽。中國牙雕象牙雕刻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始於新石器時代。在北京黃土坡出土的戰國墓中發現過象牙梳子。遼、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把象牙作為皇家供品,明代的果園廠和清代的造辦處都有為皇宮做象牙制品的作坊。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在我們國家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木雕可以分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木雕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在我們國家的工種分類中為“精細木工”。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中原木雕的情形同中原文化一樣,伴隨著政治中心的遷徙,在遷徙中不斷傳播。如今各地木雕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形成各自獨特的工藝、風格。東陽木雕涎生於宋代的浙江東陽,擅長雕刻,圖案優美、結構精巧。清代乾隆年間,被稱之“雕花之鄉東陽地區,竟有127多名工藝師被召進京城,修繕宮殿;藝術木雕通常是指構思精巧內涵深刻,有獨創性,能反映作者審美觀、藝術方法和藝術技巧的作品。藝術木雕一般都是由作者一手設計制作完成的,所以他能始終貫穿並把握創作的意念與追求。
木雕以不著漆者為佳(佛像除外)。另外,因木材質軟、雕刻較易,一定要刀工精絕、選料上乘者為尤物。只不過其表面用厚厚一層漆蓋住了。市場上所見的大量木雕品,都屬此類。它們不僅造型可愛,而且價廉。作為建築物特色的早期木雕品,出現在唐代建築上。當然它們不可能出現在本地古董店內。如果是真正清代貨,卻是值得慶幸的事。若是明代貨,則更值得大慶特慶。凡是明代以前的產品,並沒有大量紅色和金色油漆,而是盡顯木料本色。
木雕品比比皆是。門、窗和間隔板上自然容易安裝,天花板和圓柱上也愛用華美的裝飾,而家具則完全換上木雕飾。甚至室外也常用木雕進行裝飾。一般來說,大型木雕均來自建築結構,小型木雕則是家具的某個部分。因為自清代木雕工藝的黃金時代起,木雕傳統從未消亡,木雕藝匠一直流傳至今,而且精通古老工藝。真品的標志之一是木雕品的木質。
根雕的造型藝術,有的叫天然疤樹根工藝品,有的叫樹根造型、樹根藝術。指利用植物根,主要是樹木的根莖、根瘿和疤瘤進行取捨加工創作出來的工藝品,統稱為根雕根藝,在古建築材料中很重要。
樹根造型藝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清代乾隆年間,福州有個雕刻名手,采用硬質山茶樹根等,因勢度形,經過雕鑿,制作出別具一格的天然根木雕工藝品。這充分說明,根雕在我國歷史上有很高的創作水平。外國朋友稱之為“東方最有特色的藝術品。
根藝作品之所以有它獨特的藝術風貌,就是它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本身固有的自然素質,展示其特有的材料美感。它既是自然天成,又是人工巧奪。樹根藝術造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實用根雕、如:茶幾、桌、椅、花架、煙茶盒、筆筒等;一種是陳列根雕,如:飛禽走獸、山水人物等造型,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單獨陳列或組合陳列,都會給環境增光添彩、讓人賞心悅目。
河南安陽、偃師、溫縣等處的磚雕上有佛教形象、雜劇人物等,不僅集中了古代磚雕的裝飾手法,而且展示出宋代雜劇的表演風貌。薊縣的塔磚雕“唐人舞樂圖”、浙江黃巖靈石寺戲劇人物雕和寧夏宋墓出土的磚雕“人物擔物圖”等都在突出形象總體輪廓的基礎上,又以線刻表現細部。
如:花幾架、桌椅、煙茶盒、筆筒等,這些作品能用於人們的實際生活中去。而且比其他同樣用具更有特色、更有趣味。尤其是根藝品中的上乘作品,經濟價值是相當高的。這主要取決於作品的造型和藝術加上工質量,因為它沒有統一的規格,也就沒有統一的磚雕價格。
象牙質地細膩,軟硬適中,光澤柔和,牙紋細潔,是名貴的雕刻材料.在古建築材料中極受人們歡迎。在牙骨雕刻中,象牙和名玉一樣材質昂貴。故其生產中心首先是北京的官辦作坊,善長雕刻仕女人物,花卉草蟲。此外廣州的牙雕亦頗有名,尤檀雕作多層镂空的象牙球。底色刷漆為水與天空。它反映了牙雕所追求的繪畫性努力。
象牙等雕成的工藝品磚雕。現主要產地有北京、上海、廣東、南:京等。作品分實用品(台燈、筆擱、煙嘴、圖章)和欣賞品(人物、花卉、插屏等)兩類。北京牙雕以古裝仕女、花鳥、草蟲見長,雕工精細、純厚古樸,有的還用色彩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