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上海優秀歷史建築將被列入房屋征收范圍

上海優秀歷史建築將被列入房屋征收范圍

日期:2016/12/15 1:21:0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近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答復市第十次黨代表提案表示,今後符合規定的優秀歷史建築將被列入房屋征收范圍,以加強政府保護的力度。
  至此今年市第十次黨代會中聯名人數最多的 《關於將優秀歷史建築列入房屋征收范圍並予以積極保護》的提案,有了圓滿結果,被列入“解決采納”的范疇。

  聯名提案的管維镛代表建議,根據市房管局答復函中關於“尤其應積極研究探索融資渠道、產權處置等政策上的突破”的精神,可探索由政府或國資控股公司出資征收優秀歷史建築,而後結合整體規劃,明確其功能定位,在保護的前提下,將一定年限的使用權拍賣,籌集的資金既可解決征收補償費用,也有利於滾動開發和周邊環境的治理。

  具體操作上,將由所在區(縣)政府上報市房屋管理部門,由市房屋管理部門組織論證;符合規定的,由市房屋管理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確定征收范圍,並列入征收年度計劃。區(縣)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部門可以開展房屋調查登記和補償方案擬定等工作。

  針對代表們提出的在虹口區、黃浦區先行試點的建議,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透露,目前兩區相關單位已開展相關調研,試點地塊正在確定中。

  上海目前擁有632處(2138幢)優秀歷史建築,其中大量建築因居住密度高等原因,保護並未到位,而搬遷難是解決這類問題的主要瓶頸。今年市第十次黨代會上,管維镛、劉海生、周振華、王偉、道書明等27名代表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聯名提案,呼吁將本市經過認定的文化遺存、優秀歷史建築及其關聯的周邊建築,列入征收范圍,並在有關區縣試點推行。

  提案發起人管維镛詳細介紹了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現狀及建言依據。他說,現在對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最重要的是降低居住人口密度,根據城市發展現狀,對其功能和周邊環境進行整體規劃,使保護和利用兩者結合好。但由於優秀歷史建築未明確在征收范圍內,無法通過征收及補償方式操作,成功率不高。

  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表示,目前來看,將優秀歷史建築納入文物范疇尚不符合本市實際情況,但可根據《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細則》及相關配套文件,依法將符合規定的優秀歷史建築作為“其他情形”列入房屋征收范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