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百年老建築翟雅閣改建成博物館 免費對市民開放

百年老建築翟雅閣改建成博物館 免費對市民開放

日期:2016/12/14 11:04:0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昨日,歷時兩年的翟雅閣健身所維修與再利用工程竣工驗收,改造後的翟雅閣博物館開館。

 

  翟雅閣健身所位於湖北中醫藥大學昙華林校區內,原為紀念文華大學首任校長翟雅各(James Jackson)而建,於1921年文華書院建成50周年之際落成,是國內首個室內健身館。這棟1000平方米的兩層建築,因其將東西方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而聞名,造型古樸,磚木結構,紅色磚牆,重檐庑殿式屋頂由大跨度鋼木結構桁架托起;鋼筋砼柱支撐二層室內體育館的木結構樓面;立面鋼筋砼柱廊和樣式豐富的幾何砼窗框拱門、木窗和傳統造型的細節和諧共存。該建築1999年被評為武漢市二級優秀歷史建築。

 

  這棟老建築歷經百年滄桑,屹然挺立於昙華林東大門,見證了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的風雨歷程,見證了中國現代教育的發端與發展,也見證了中國近代建築的創新與變化。由於年久失修,本世紀初停止使用。

 

  2013年11月,翟雅閣作為昙華林歷史文化街區建築的代表在第二屆武漢設計雙年展《百年建築》展館亮相,受到社會各界和國外嘉賓的廣泛關注和贊賞;2014年在武昌區的支持下,中國武漢工程設計產業聯盟組織專家策劃翟雅閣修復與再利用方案;2015年6月啟動修復,按照“實測現場,技術控制,綜合設計,精工細作”的原則穩步推進。

 

  翟雅閣的維修與再利用工程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建築本體的文物性修復。修復過程遵循可逆性原則,在維護建築安全性的保障下最大限度地恢復歷史的本來面貌和文化氣質。二是進行再利用探索。翟雅閣定位於武漢城市文化的宣傳基地,持續不斷的文化活動與翟雅閣建築的文化氣質相得益彰。三是周邊環境改造。作為武昌古城昙華林文化區的門戶所在,翟雅閣周邊環境的景觀美化,強化了昙華林的整體意向感知和品牌形象。

 

  翟雅閣博物館內,有資料照片、歷史沿革、修復過程。湖北美術學院的教授還以素描畫的方式,展示了工程修復前後的真實場景。

 

  今後,翟雅閣博物館將作為武漢設計之都客廳,承擔設計之都品牌發布、傳播與交流的功能。這裡將打造產業生態和城市文化相融合的平台,打造城市文化交流、行業數據和品牌權威發布高地。

 

  博物館由武漢設計之都促進中心與中國武漢工程設計產業聯盟秘書處運營,會定期舉辦文化活動、分享設計創意成果、進行學術交流。場所對市民和游客免費開放。  來源:長江日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