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古建築中琉璃瓦 青瓦屋面的漏雨修補施工方法

古建築中琉璃瓦 青瓦屋面的漏雨修補施工方法

日期:2016/12/15 1:28:3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琉璃瓦屋面工程中,由於設計不重視基層的防水處理,或琉璃瓦質量低劣,或施工工藝不當,常導致琉璃瓦屋面出現滲漏現象,影響其使用功能。介紹以木檩條、木椽為基層的琉璃瓦屋面防滲漏的施工措施。

    一般琉璃瓦屋面采用圓木檩條、木椽上鋪望瓦,望瓦面上鋪刮混合砂漿,最後攤蓋琉璃瓦屋面的設計方式。由於木檩條、木椽屬於彈性材料,在屋面恆載的長期作用及活荷載(風、雨)的作用下易產生撓曲,彈性變形較大,易造成脆性的砂漿墊層開裂、脫殼和瓦壟松動,最終產生滲漏。造成琉璃瓦屋面滲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現在琉璃瓦生產廠家雖較少,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因此,瓦的幾何尺寸不標准,底瓦的圓弧大,比較平,且有翹曲,雨水會從橫向流人基層。

    施工人員對琉璃瓦的施工工藝不熟悉,基層不經防水處理,瓦頭封口的砂漿不密實,使蓋瓦面的雨水爬向內側下滴,引起琉璃瓦屋面滲漏。易發生位置歪斜,水從接頭處向下滲漏。不合理現狀應整治上世紀90年代開端,受市場經濟影響,古建築修繕工作越來越成為“土木工程”,形成了一系列問題。專家例舉說,一些文物古建景區人滿為 患,有些中央借助人們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向往,在文物古建四周開發旅游區,與古建極不相稱。“古建參觀人數並非越多越好,應有方案、有步驟、有限度地接待人 們參觀。”專家說,維護文物古建原有的范圍、外形,更要維護其所依附相襯的周邊環境。應把城市建立放在文物古建一定間隔外。

    琉璃瓦的工藝流程為:檢查基層→試水→分中號壟→排瓦當→做正脊和垂脊→調戗脊→鋪邊壟→鋪底瓦→蓋筒瓦→勾抹瓦接縫。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清楚了解各種脊瓦、吻獸、山面、博風、檐瓦、底瓦、筒瓦等的位置和用途,按規定的工藝鋪設,並保證施工質量,才能確保琉璃瓦屋面不滲漏。

    基層施工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琉璃瓦屋面防滲漏效果。基層面掃刷干淨後抹25 mm厚1:2.5水泥砂漿找平層,中間夾鋪玻璃纖維網格布,壓實抹平,並在每間檩條端頭設伸縮縫,縫寬20 mm。找平層濕水養護7 d後掃刷干淨,表面塗刷基層處理劑,干燥後用柔性密封膏等材料澆灌伸縮縫,再對找平層用聚氨脂材料塗刷,厚度控制在2 mm。

    冷卻後掃除沒有粘牢的砂粒。必要時可淋水或在下雨後對基層面檢查排水,確保基層排水暢通、無凹坑和無滲漏,不得有酥松、起皮等現象。測量檐口長度的中點和屋脊長度的中點,從屋脊中拉線到檐口中彈出橫向中線,為中壟底瓦的中線。根據瓦的大小,從中壟向兩端之間趕排瓦當,底瓦瓦壟為單數。並將各壟蓋瓦的中點用紅筆畫到屋脊的扎肩灰脊上。

    根據排好瓦當的位置砌好各壟的底瓦,砌正吻座,並畫好垂脊當溝。垂脊要卡住獸座,安裝正吻,吻中要用吻鋸,中間灌足灰漿;背獸套在橫插的防銹鐵釬上,鐵釬應與獸樁十字相交綁牢,然後拉通線鋪砌正脊瓦件。正脊是屋面的主要部位,各項尺寸都要准確。車脊瓦端頭中穿通長鋼筋連接起來,兩端固定。脊瓦、瓦件、正吻等色澤要一致。

    垂脊分獸前和獸後兩部分,獸前占坡長的1/3。垂獸放在分界處,安裝翹角撺頭,挑出的尺寸必須按規定。翹角之上放方眼勾頭,勾孔中釘鐵釬。一般順序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等l0件。戗脊位於歇山屋面的四角,其做法和垂脊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戗脊的斜當溝、壓當條必須與垂脊交圈。戗脊與垂脊交接處要嚴實,防止出現裂縫。
 
    滴水瓦和底瓦、蓋瓦,兩端邊壟的弧度要一致,要平行。邊壟的弧曲線是整個坡瓦面的標准,其質量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全部屋面質量的優劣。靠正脊拉一道齊頭線,中腰拉一道楞線,檐口拉一條檐線,作為整個蓋瓦的高度標准,鋪砌檐頭滴水底瓦和花檐蓋瓦。蓋瓦和線齊平,凹凸偏差不大於4 mm,蓋瓦下面要放一塊遮心瓦。用釘子從蓋瓦頭上的孔中釘牢。凡出現破損、裂縫的底瓦不准使用,從而杜絕底瓦出現滲漏。再鋪灰排底瓦,用灰漿填塞飽滿粘牢,要掌握底瓦的排列搭接長度,一般為底瓦的l/3,並均勻一致。

    蓋筒瓦上面的瓦頭要壓住下面瓦的接口,接頭面要抹足灰漿,擠壓嚴實;各接縫寬度要均勻,縫寬不宜大於5 mm,這是防止蓋瓦榫縫不滲水的關鍵措施。用摻有同蓋瓦相同顏色的麻刀灰等在側面相接的地方勾抹緊密;上口與瓦的外邊平,下面應與上口垂直。防止灰漿污染釉面。應引起注意。只有設計、施工、監理等各方共同努力,通過完善設計琉璃瓦、嚴控材料質量和嚴格按照施工工藝要求精心施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