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閒置2年投資2億漂亮的仿古建築成爛尾樓

閒置2年投資2億漂亮的仿古建築成爛尾樓

日期:2016/12/15 1:20:3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幾年前,南京市秦淮區為了打造秦淮風光帶,投資2個億在城南釣魚台和船板巷興建了10棟仿古建築,想以此吸引重量級企業入住以提升秦淮風光帶的檔次。但由於環境和交通與之不匹配,再加上當地招商存在問題,如今這些極具特色的徽派建築群,俨然成了雜草叢生的“爛尾樓”……

記者探訪:漂亮的仿古建築裡雜草叢生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位於中華門附近的釣魚台,這是一條長約1公裡左右的小巷。在這條小巷的東面沿內秦淮河邊,就是一幢幢具有江南特色的徽派建築群。從外觀上看,這些建築設計考究、施工精細,青磚灰瓦修築的亭台樓閣,讓人感覺穿越到了明清時期。

這些建築的外面,都被一堵高高的院牆攔住。記者通過這些圍牆的花窗,仔細地數了一下,在這條不到一公裡的小街上,一共有8幢仿古建築,基本上都是大門緊鎖。而院落裡的景象,則讓記者大吃一驚:整個院內長滿了半人高的蒿草,顯然已經很久沒有人打理過,小橋流水、亭台樓閣等景觀,在荒草的圍掩下,已經失去了生動的“表情”,看起來非常的蕭條和荒涼。

記者從其中一個堆放著很多建築垃圾的院門中看到,整個院落全是雜草、樹葉,一大堆爛木頭堆積得像個小山頭一樣,正好擋住其中一幢建築的大門,而大門上的鎖也銹跡斑斑,顯然是很久沒有人來打開過。

在這個院落的隔壁,是一個人工修建的池塘,池塘上一座拱橋橫跨兩邊,然而池塘裡瘋長的蒿草幾乎將小橋淹沒;小橋盡頭的一間仿古建築大門上,橫七豎八地晾曬著幾件衣服,但是大門緊閉,看不到一個人。

周圍居民:荒涼的景象適合拍“鬼片”

周圍的一些居民,見證了這些仿古建築的“點點滴滴”,說起來不免惋惜和憤懑。

住在附近的黃大爺告訴記者,這些房子是幾年前興建的,當時建好的時候非常漂亮,每一棟房子從外觀上看大同小異,但是庭院設計卻各具特色,非常漂亮。房子建成後,他以為這裡可能是做影視基地之用,“但是從來沒有人來拍過電影。”

黃大爺說,這些房子建好以後,來看的人很多,政府的一些領導也來參觀過,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後來就再也沒見有人來過。之後,這些房子被鎖了起來,這一鎖就是好幾年。在這幾年中,他很少看到院門被打開,也看不到有人來這裡打理,漸漸的院子裡就被雜草侵占,“一到晚上,裡面陰森森的,非常適合拍‘鬼’片,所以有人將這些房子戲稱為‘鬼樓’。”黃大爺笑著說。

采訪中,一名攝影愛好者告訴記者,2011年他曾到這裡參觀過,“裡面真的很漂亮,既有江南風格的小橋流水,樓台亭閣,也有徽派建築的青磚灰瓦馬頭牆。”他說,當時以為這裡要搞影視基地或者建公園,覺得以後拍照片有了一個好去處,但是後來他發現,這些建築總是大門緊閉。“有一天,我路過這裡,透過牆上的花窗往裡看,裡面竟然樹木枯死,雜草叢生,樓台亭閣都與野草為伍,一片荒涼的景象,真的讓我不敢相信!”

在這條街做服裝生意的陳先生說,不知道這個項目是否經過批准,單就這個項目來看,從拆遷到建成最少耗資幾個億,但房子建好後卻一直空在這裡,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就沒有人為不產生效益而著急嗎?采訪中,陳先生不斷如是問記者。

爛尾原因:

交通不便

招商不力是主因

這麼好的房子,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又為何沒有人打理?

記者采訪了解到,這些仿古建築的建設單位是秦淮區房地產開發公司。該工程從2010年開始興建,2011年竣工。

秦淮區房地產開發公司一位姓周的經理告訴記者,當初建這些仿古建築,是要在秦淮風光帶上建設一個檔次高的商業區。原以為這些房子建成後,會有很多有實力、上檔次的企業進駐,但沒有想到的是,至目前為止,只有兩個符合條件的企業進駐。

周經理說,最近幾年,秦淮區招商局也在不停地進行招商,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招商工作一直沒有進展,因此,這些仿古建築就一直閒置。

是什麼原因導致目前這樣的局面呢?周經理說,這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環境問題,因為釣魚台地處城南老城區,這裡原來就是棚戶區,雖然進行了改造,但是周圍環境還是非常惡劣,這樣導致一些有實力的企業不願意進來。其次是交通問題,由於這些建築是沿釣魚台而建,而釣魚台是一條非常狹窄的小巷,交通非常不便,很多企業考察後就放棄了。最後是有關部門在招商方面存在問題,因為他們提出的條件是企業要有一定的規模,如果達不到要求,就不許進來。


“哪怕就是閒置,也不能讓一些沒有實力的企業進來,不然就把這裡的檔次降了下來,如果這樣,我們寧願這些房子繼續閒置。”秦淮區一名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投資2個億的工程,是否繼續“爛尾”下去,本報將繼續關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