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無錫蕩口古鎮5年搶救後開街 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無錫蕩口古鎮5年搶救後開街 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日期:2016/12/15 1:19:5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昨日,無錫蕩口古鎮張燈結彩,載歌載舞,當地居民用舞獅、唱錫劇、放風筝等各種文藝表演抒發著內心的喜悅。歷經五年的搶救保護和修復建設,古鎮終於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蕩口古鎮是無錫重點建設的五個歷史文化街區(古鎮)之一。 蕩口是無錫保留水鄉風貌最完整最古樸的老鎮,也是無錫市區唯一獲得國家和省級雙重“歷史文化名鎮”稱號的古鎮。蕩口古鎮的開街,標志著無錫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開發邁上了新的台階。

  記者了解到,古鎮保護性修復工程始於2008年10月,2009年3月啟動蕩口古鎮保護性修復一期工程,總面積28公頃,規劃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一期工程於2013年底全面竣工,以重點保護修繕文保單位、歷史建築,恢復繁華的江南水鄉古鎮風貌為建設重點,按照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建設標准,圍繞“義”“水”和“名人”三大文化特色,累計保護修繕建築7萬平方米,修繕古橋28座,重點恢復了華氏義莊、華蘅芳故居、新當裡古民居、北倉河駁岸等省市級文保單位;完成了全長1200米的北倉河河道整治和兩岸古碼頭、古駁岸、河埠及古民居的修復;打造華氏義莊、會通館、華蘅芳生平事跡陳列館、華君武漫畫館、王莘故居、錢穆舊居等8個體驗景點;修建了景區游客服務中心1個,公共停車場2個,新增景區綠化面積3.5萬平方米。蕩口古鎮根據建築群落的特點,圍繞北倉河打造古鎮民俗展示區、美味餐飲特色區、市井生活體驗區、娛樂休閒風情區四個特色生態片區,重點瞄准“食、宿、玩”三個方面,累計引進中華老字號、地方名小吃、品牌連鎖店、民宿民居、手工藝傳人等商戶225戶,基本滿足了夜泊蕩口、吃在蕩口的功能需求。

  目前,經過多年的改造和修繕,蕩口古鎮一期總體形成了“一帶、四線、多節點”的空間景觀結構。“一帶”指由北倉河、臨河的四條河街(勝利街、團結街、進步街、建設街)所組成的核心景觀帶,這也是街區文物古跡、歷史建築最為集中的區域,集中體現了街區傳統水鄉風貌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四線”指垂直於核心景觀帶的四條重要景觀序列,包括沿黃石弄的傳統景觀序列;沿廟浜、新生河的水鄉風情景觀序列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