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南京25公裡明城牆安裝368個GPS定位點

南京25公裡明城牆安裝368個GPS定位點

日期:2016/12/15 1:19:5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南京六百歲高齡的明城牆,不僅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國家級文物,也是該市市民眼中的“鎮城之寶”,不過對於不能收藏保護的如此巨型文物,如何防止和補救風吹雨淋和人為行徑帶來的傷害,也讓文物保護部門壓力倍增。今天,記者從南京市城牆管理處獲悉,在環繞該市長達25公裡的明城牆上,已經安裝了368個GPS監測點,隨時可以監測到六百歲明城牆的“健康狀況”。 

  日前,“南京明城牆上將試跑黃包車”引起社會各界討論質疑。作為南京的“鎮城之寶”,六百歲高齡的明城牆已經成為該市民眾珍視的城市形象代表之一:無論是“法拉利跑車在明城牆上玩漂移”,還是“夏季梅雨季節大雨導致的城牆漏水”……“國寶”的保護是否妥當都會受到民眾的強烈關注。

  對此,南京市城牆保護部門的負責人向記者坦言壓力頗大,“其實,南京明城牆的保護不僅是市民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也是政府部門最為關注的保護對象之一。”

  據南京市城牆管理處副處長曹方卿告訴記者,為了讓明城牆受到最好的保護,該市已經在環城長達25公裡的明城牆上安裝了368個GPS全球定位點,隨時監測城牆的狀態是否“健康”。

  在城牆現場,記者看到了這樣一個不是很起眼的定位點,據曹方卿介紹,通過GPS定位,這樣的定位點哪怕移動一毫米,都可監測到,每個月數值一比對,就可以看出是否有問題。一旦有一個定位點出現較大數值的變化,我們會立刻排查該段城牆,看是否有出現牆體裂縫鼓脹、結構層降等問題。

  此外,對於城牆全線比較大的裂縫,該市城牆管理處還特別在城牆側面固定了60多個裂縫定位儀,“看上去很像是用膠布把城牆的裂縫粘起來,實際上,這是裂縫儀將裂縫的兩頭連接,一旦儀器數值發生變化,說明裂縫有變大,就立刻對其進行加固。”曹方卿說。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發動南京市民對明城牆的關心和愛護,該市城牆保護管理中心還將成立南京城牆保護志願者協會,並已經開始向市民招募城牆保護志願者。“志願者的工作主要是對城牆和周邊環境的監督保護,以及對城牆損傷的即時反饋。”南京市文廣新局負責志願者招募工作的林達青處長告訴記者。(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