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山東青檀寺清明期間後山起火 火災或源於祭祀

山東青檀寺清明期間後山起火 火災或源於祭祀

日期:2016/12/15 1:19:5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一年一度的青檀寺廟會本應是熱鬧非凡的盛會,不料,一場火災不僅讓前往游玩的游客敗興而歸,也使得三個山頭由蔥綠變成了黑色。4月5日下午2點左右,青檀寺後面的山峰著火,火勢順著風勢蔓延,形成了一條“火龍”。村民和景區消防人員聯手經過三小時左右,才將火情控制。據推測,火災可能源於祭祀或者游客煙頭。

  廟會趕得正歡,一場大火驚了游客

  “看,青檀寺後山著火了。”5日下午兩點左右,一位正在青檀寺游玩的游客驚叫出聲。記者看到,濃濃的黑煙從後山方向卷向天空,引來游客一陣陣驚呼。隨後記者從後山登上著火山附近的山頂,濃煙已經掩蓋了整個山頭,起火處的火龍竄出幾米之高,順著風勢蔓延,稍一靠近,便可感覺一鼓炙熱的烘烤感,逼得人不敢靠近。

  記者站在後山的一處山頂注意到,突然燃起的大火使得一些游客驚慌失措,向山下撤退。同時,有一部分游客選擇停下來,幫助當地村民救火。雖然天氣晴朗,但由於當天山頂山風較大,大火借著風勢向西蔓延,一路燃燒,致使另外兩個山頭方圓幾裡全部遭殃。記者注意到,原本青綠色的兩座山頭,已然漆黑一片,山上的松樹、植被、枯草等全部毀於一旦,火災現場還不時冒著黑煙以及植物被火燒過的濃重的味道。

  大火及時被撲滅,幸無人員傷亡

  景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起火點屬於山地,沒有直接的消防通道,也沒有可以將消防車開到起火點的道路,道路十分難行,消防車很難上山實施救援任務。

  據了解,在發現山林失火的第一時間,景區消防人員就盡快趕往著火點,附近的村民們就自發組織前去救火。記者登到著火的山頂時,看到十幾個人已經在進行滅火。前來救火的村民有的就地取材,將松樹枝拽下,隨手一捆,就將松樹枝向火龍撲去,有的村民則是拎著自家的掃帚,飛快的跑著向大火撲去。同時,也有部分村民用鐵鍬,將可以燃燒的干草弄到一邊,挖出一道土溝,隔絕可燃物,防止火苗亂竄。經過合力撲救,三個多小時後大火終於被撲滅。為防止大火復燃,兩位村民還留下看守。

  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由於起火的是山頂部分,離山下居民區較遠。因撲滅及時,大火未蔓延到山下傷及村民性命。而且所幸沒有游客在此處逗留,著火期間未造成人員傷亡。同時,據了解,青檀寺後面的這幾座山頭生長的是松柏為主的樹木,屬於自然生長,無其他名貴樹木。由於多方撲救及時,火勢很快得到控制,未釀成重大經濟損失。

  起火原因,暫時尚未明確

  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5日適逢青檀寺廟會,上山游玩的游客比較多。由於天氣比較干燥,氣溫也較高,比較容易引發火災。同時,該工作人員推測,可能是有游客抽完煙後,將煙頭扔在地上引發了火災。但具體原因並不明確。最初著火的山頭起火半個多小時左右,景區消防人員及時將火撲滅。但是由於山頂山風較大,火勢蔓延至了另外兩座山頭,在當地村民和相關消防單位的努力下,終將大火撲滅。

  另外,也有村民告訴記者,當日正值清明節,也有可能是有市民在祭拜先祖後,沒有及時將祭祀的可燃物徹底踩滅導致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