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蕩口古鎮明年國慶開街

蕩口古鎮明年國慶開街

日期:2016/12/16 18:14:21      編輯:古代建築
  6月15日,圍繞親水文化、名人文化、義莊文化為特色的蕩口古鎮保護性修復工程,在聽取多輪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意見後,終於確定了正式方案。到明年9月底,將基本完成蕩口古鎮核心區的修復建設。完成蕩口古鎮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蕩口義莊建築群申報全國文保單位、蕩口古鎮申報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目標。核心區28公頃范圍,北倉河一河兩街及主要文保點,將在2010年9月底前竣工,明年國慶節開街。

  打造江南第一旅居水鄉

  今年3月起,古鎮保護性修復工程正式啟動,按照原真性、整體性、可讀性、人文性標准的要求,確保改造和修繕“原汁原味”的古意,打造江南第一旅居水鄉。

  今年以來,陸續開展了名居、名點繼承人、知情人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對接工作,建立了業主、繼承人、知情人、專家對原貌、原址的認定機制。對建築項目單體設計出台了嚴格的操作規范和建設管理機制。一批基礎建設工程有序進行,新楊路等道路工程和水電氣工程已結束設計工作,進入招標程序;境內諸多水系的調水、換水、淨水方案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華蘅芳故居、北倉河兩岸部分古街已開始設計,會通館已委托策劃。

  隨著保護性修復工程的全面鋪開,蕩口古鎮網頁制作基本完成,古鎮商標和中文域名已注冊,同時已編寫完成了紀實篇的旅游手冊。

  “義”文化成古鎮特色

  江南有多個古鎮,如何將蕩口古鎮以“後發制人”的姿態驚艷亮相,讓古鎮旅游更加有說頭、有看頭、有玩頭?

  據了解,除了修繕和再現當年建築的風貌,整修疏浚河渠以恢復水上巴士觀光功能外,多家國內知名策劃公司均認為,蕩口古鎮的旅游熱點和亮點,均在該地的“ 義”文化上面。經過充分整理和收集,蕩口一大批義人義舉的故事被找了出來,後期建設將恢復襄義莊、徐氏義莊等義莊建築群,結合多重義文化進行相關布展和基地建設,將古風和現實民俗銜接起來。

  一批老照片是重要參考

  據了解,臨水水閣、倒梯形或三角形的碼頭牆等蕩口古鎮常見的建築符號,在江南其他地方已不復可尋。

  因為諸多歷史原因,蕩口古鎮的原貌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即便是一些知情人、文保點繼承人,僅憑語言文字也很難准確再現以前的街區真實風貌。不過,古鎮開發建設人員最近找到了一批上世紀40年代日軍的航拍照片,這批來自錫山檔案館的照片,真實再現了當年街區的主要輪廓和建築細節,成為保護修復工程中規劃和設計人員的重要資料參考,規劃人員據此描摹勾畫了較詳細的古鎮中心區直街原狀平面圖,和北倉河兩岸的原貌示意圖。(陶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