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蕩口古鎮保護性修復工程正式啟動

蕩口古鎮保護性修復工程正式啟動

日期:2016/12/16 18:17:51      編輯:古代建築
 作為無錫市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鎮,蕩口古鎮保護性修復工程3月10日正式啟動。總投資近3億元的拆遷安置房建設、北倉河沿岸古街建設、核心區基礎建設、古鎮水系整治、華氏始遷祖祠修復等一批工程由此全面動工,到明年3月前,市民就可赴蕩口一睹漂亮完整的古鎮風貌。

  再現當年江南繁華地

  當整個古鎮保護區的沙盤模型在開工現場展出時,不少當地居民競相爭睹。記者在蕩口古鎮保護性修復工程開工儀式上了解到,整個鎮區由核心區、保護區和風貌協調區三部分構成,總面積達85.2公頃。規劃部門在對這裡的多處古建築群進行修葺保護的同時,將在古鎮所轄的鵝湖沿湖建設兩個大面積生態社區。屆時,蕩口古鎮區作為展現無錫歷史文化風貌的窗口,不僅能為當地帶來可觀的旅游收入,也有利於望虞河沿岸生態環境的保護。

  蕩口明清古跡遺存眾多,但分布相對零散,部分老建築和人文歷史也已散失。錫山區先後聘請了10多位有一定文學基礎、對蕩口歷史文化有深入研究的“活字典”專家和學者,成立了蕩口古鎮歷史文化研究會。通過采取多種渠道查找資料、召開地方顧問組座談會、走訪80歲以上老人等方式,征集自東漢以來的蕩口史料,梳理出蕩口古鎮名人大事文保概要,提煉古鎮文化精髓,使研究成果轉化到設計、利用、保護傳承中去。

  五大工程設計進展順利

  按照蕩口古鎮保護修復工程三年目標要求,分為三批的古鎮修復工程目前進展順利,確定了北倉河沿岸民居、義莊保護群、名人故(舊)居、名人點、基礎設施等五大工程22個建設項目。根據文化功能、歷史功能、商業功能保護與利用、保護與傳承的需要,全面啟動、分批進行單體設計。目前,包括襄義莊、胥義莊、徐氏義莊、華氏始遷祖祠、北倉河沿岸民居的第一批基礎設施的設計委托任務書已通過專家論證,並完成報批。錢偉長舊居、錢穆舊居、華君武祖居、華秋萍和華世芳故居、王莘故居、會通館等第二批單體建築的設計工作也正在展開,6月底前可完成報批。果育鴻模小學、春草軒、真賞齋、水月庵、華貞固故居、望月樓、進士第、風貌協調區等第三批單體建築設計工作,也將在7月份啟動,年底前完成報批。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