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的一抹閒趣
日期:2016/12/14 10:13:5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由此雅詩不覺讓我想起了塘棲的鹹茶,那來自於江南水鄉,千年古鎮的一抹閒趣---古鎮奇葩。
喝鹹茶需有一種專用的青瓷小碗,像酒盅那般大小,又稱之為茶盅。盅裡有水,內有:碧綠的茶葉、嫩綠的烘青豆、鮮紅的胡蘿卜、棕黑色的芝麻,甚有時候可能還會有搾菜絲、筍干、豆腐干,咋一看上去,色彩鮮明,其色彩搭配得是何等地協調之至。也許,你會為之而覺得納悶萬分?曾有人言那是一盅湯,也有人說那是什錦菜,而知曉其風俗的知情人就會闫然說那是一盅茶,而那盅色彩之多,有那麼多豐富內容的茶,唯有古鎮塘棲獨有,堪稱亦是塘棲特產之一。
也許是茶盅的體積小,茶葉茶料又多,因此,每次泡的茶水甚少,屆時那喝茶就慣像北方人在喝白酒似的“滋滋”一下,也只能嘗到浮在茶料上那一點點精華有味的茶水,就待續次杯了。
記得初來臨平就聽聞喝鹹茶是鄰鎮塘棲一種特殊的風俗習慣,且無論男女老幼都有這偏好,尤其是那些閒著在家務農的村婦們,經常會看到她們成群結隊地在一起,把喝茶作為了一種致興的享受。
每日午後,經常會聽到哪家的大嬸在吆喝著左鄰右捨去她家,喝她家自制的鹹茶。等大嬸大媽們都到齊了,而後就是喝茶聊天—打茶會,並且還會一個個的發表意見、高談闊論:誰家的子女有出息,考上某某大學;誰家的女兒福氣好,嫁了位如意郎君;誰家的魚塘今年收成好等等無奇不有的話題,都會在喝茶聊天時毫不掩飾地崩齒出唇。當然,有時候也不光是閒聊磕著話題轉,她們手裡還會時常拿著些針線活,有的織毛衣,有的做布鞋,有的鉤拖鞋,她們也會因喝茶之由而借此交流著彼此的手工技術,她教她織毛衣,她告訴她拖鞋是怎樣用鉤針鉤出來等等……當太陽緩緩降落,當第一抹夕陽照亮了長橋,長橋下的運河水頓時變得金燦燦的;當第一抹夕陽照亮了樹杈,樹杈也變得金綠綠的;當第一抹夕陽照亮了遠方的樹,樹也隨之有了金色的暈圈。
而此時,農婦們茶也喝得差不多了,聊也聊久了,大家就各忙各的,有的去接孩子放學,有的回家煮飯……而更好奇的就是她們早已約好了明天聚會喝茶的地點。
鹹茶是塘棲特有的,有些地方不喜歡喝茶,所以有些人會半開玩笑似地說:“因為塘棲人嘴饞,所以茶裡就會放那些許稀奇古怪的佐料。”的確,每個人的偏好不一樣,有些人喜歡喝紅茶,有些人喜歡喝綠茶,而塘棲古鎮的人就喜歡喝他們本地的鹹茶。與其說是一種解渴,倒不如說是一種貼切的嗜好,一種閒灑的生活。而更令人回味綿延的,永遠是那江南水鄉古鎮的奇葩—塘棲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