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古代建築之攢尖建築和歇山建築的特點

古代建築之攢尖建築和歇山建築的特點

日期:2016/12/15 1:17:4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這種建築叫攢尖建築。攢尖建築在古建築中大量存在。古典園林中各種不同形式的亭子,如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圓亭等都屬攢尖建築。在宮殿、壇廟中也有大量的攢尖建築,如北京故宮的中和殿、交泰殿,北京國子監的辟雍,北海小西天的觀音殿,都是四角攢尖宮殿式建築。而天壇祈年殿、皇穹宇則是典型的圓形攢尖壇廟建築。在全國其它地方的壇廟園林中,也有大量攢尖建築。 

在形式多樣的古建築中,歇山建築是其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建築形式。
歇山建築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輕盈翹起,玲珑精巧,氣勢非凡,它既有庑殿建築雄渾的氣勢,又有攢尖建築俏麗的風格。無論帝王宮阙、王公府邸、城垣敵樓、壇壝寺廟、古典園林及商埠鋪面等各類建築,都大量采用歇山這種建築形式,就連古今最有名的復合式建築,諸如黃鶴樓、滕王閣、故宮角樓等,也都是以歇山為主要形式組合而成的,足見歇山建築在中國古建築中的重要地位。
在外部形象看,歇山建築是庑殿(或四角攢尖)建築與懸山建築的有機結合,仿佛一座懸山屋頂歇棲在一座庑殿頂上。因之,它兼有懸山和庑殿建築的某些特征。如果以建築物的下金檩為界將屋面分為上下兩段,那麼上段具有懸山式建築形象和特征,如屋面分為前後兩坡,梢間檩子向山面挑出,檩木外端安裝博縫板等;下段則有庑殿建築的形象和特征。無論單檐歇山、重檐歇山、三滴水(即三重檐)歇山、大屋脊歇山、卷棚歇山,都具有這些基本特征。
盡管歇山式建築都具有一定的形象特征,但對構成這種外形的內部構架卻有許多特殊的處理方法,因而形成了多種構造形式。這些不同的構造與建築物自身的柱網分布有直接關系,也與建築的功能要求及檩架分配有一定關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