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調查勘探倴城古城等3處遺址
日期:2016/12/14 21:26:3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日前,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在灤南縣蓮台寺遺址、小賈莊漢代古戰場遺址和倴城古城遺址展開文物調查和勘探,通過查閱文獻、走訪調查、實際踏查和勘探等方法相結合,基本摸清了3處遺址保存現狀、平面布局、文化堆積和文化內涵。
蓮台寺遺址位於灤南縣小賈莊村東,現存約4000平方米,東西約100米,南北約150米,較周邊地面高出約3.5米至4.5米。市文物古建研究所工作人員在地表采集有鬲足和鼎足等,紋飾有細繩紋、弦紋、網格紋等,以夾砂紅陶為主,另有少量夾砂灰陶。根據采集器物的類型、紋飾和材質來分析,蓮台寺遺址延續時間較長,從戰國一直到遼金時期。
小賈莊漢代古戰場遺址位於灤南縣小賈莊北,遺址現存約7萬平方米,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180米。在當地采集有夾砂紅陶卷沿折肩罐1件、夾砂紅褐陶侈口罐1件、高領卷沿侈口泥質灰陶罐2件、卷沿泥質灰陶罐1件、泥質灰陶缽1件。根據器型和紋飾特點來看,有漢代少數民族鮮卑族文化遺物。根據調查采集器物和勘探工作情況分析,此遺址從漢代一直延續到兩晉時期。
倴城古城遺址位於灤南縣城北部,北靠通津河(亦稱北河、漩河、陷河或運糧河),南為倴城鎮和羅城(現已無考)。現古城遺址已僅剩東、西和北三面城垣,內部被灤南縣一中所占據,西城牆和東城牆外即小區,北城牆外已辟作商業街區和廣場,四面皆已無暴露土壤,無法開展勘探工作。根據勘查,東城牆現存260米,北城牆363米,西城牆278米,牆底寬約29.3米,牆頂寬11米至17米,牆底與牆頂相對高度最大值約10米。城牆為夯築,牆內有夯層和夯窩,夯層厚度約10至30厘米。殘存城牆並無發現城門遺址所在,其中北部城牆中段有一防空洞。
此次調查在城牆地表和夯層中采集的陶片中以泥質灰陶片居多,其次為夾砂紅陶片,紋飾以繩紋為主,均不辨器型。